2017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7
2017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34
2017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48
2017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64
一、名词解释
1. 投机性资本流动
【答案】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投资者利用不同货币的利差以及预期汇率的变动,买卖金融资产,甘冒风险损失,而不采用任何对称的抵补性交易,以牟取高利而产生的短期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不同货币之间的利差所引起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即投机者向利率较高的货币金融资产投资,以谋取高利息收益。
(2)货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投机性资本流动。一国货币汇率暂时性下浮,会吸引短期资本流入,因为投机者此时按低汇率买进这种货币的金融资产,待汇率反弹后再卖出,就可从汇率变动中获利。
(3)迟收早付所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如果预期结算货币将要升值,进口商就会设法加速完成付汇,而出口商则会设法推迟完成收汇; 反之则反之。这种做法是基十当事人对货币汇率的预期而产生的,因而具有投机的性质。
(4)国际市场股票、黄金和某些重要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涨落,促使投机者伺机买进或卖出,以便从价格变动中获利。
2. 金块本位制
【答案】金块本位又称为生金本位制,是金本位制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流行于金币本位制消亡后。其特点是:金币停止流通而以银行券(政府发行的“纸币”)作为流通货币。银行券仍规定一定的法定含金量,其发行以一定数量的黄金作为准备,银行券在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可以兑换为黄金。但这一兑换限额往往比较大,一般公众通常无法接受。实行金块本位制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各,可节省黄金使用,暂时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矛盾。但金币流通的取消和兑换数量的限制,表明黄金的货币职能己开始萎缩,这时货币制度己不如金币本位制稳定; 并且长期来看黄金数量仍然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维持稳定汇率的需要,最终会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
3. 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答案】收入性不平衡是指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引起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经济周期,也可能是经济增长速度,还可能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外需求的增减来实现的。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导致一国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的增加; 国民收入减少,
则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都会减少。
4.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in dex, CPI )
,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答案】消费价格指数(CPI )
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5.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指以一定单位(【答案】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或“价格标价法”(1或100, 10000
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它是与间接标价法相对应的汇率标价方法。在此标价法之下,汇率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单位外国货币的价格。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所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表明外国货币的币值越高、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人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6. 预防性需求
【答案】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也是同收入成正比的。但是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不考虑利率变动的影响,与现实情况不符。在考虑了收入与支出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后,惠伦等人论证了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为利率的减函数,惠伦模型最有代表,他假设有3个影响因素:非流动性成本,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收入与支出的平均和变化情况。即
正相关,与利率r 负相关。
7. 基础货币
【答案】亦称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的大小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所以也称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按照乘数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
,
即最适度的预防性现金余额同净支出方差。与非流动性成本b
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但一般来说,除季节性变动外,公众持有的现金额度比较稳定。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第一,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第二,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第三,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第四,初始来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5. 部分准备制答:指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不保留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各,而只保留其中一定百分比以应付客户提现,其余部分则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运用出去的准备制度。部分准备制度是相对于十足准备制而言的,在十足准备制度下,银行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这就排斥了商业银行利用所吸收的存款去发放存款的可能性。只有在部分准备制度下,商业银行才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因此,部分准备制是商业银行创造或削弱存款货币的首要条件。
8. 银行的银行
【答案】指服务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履行维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职责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其职能具体体现在:首先,吸收和保管存款准备金,以确保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来调节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其次,充当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短缺或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一般通过票据的再贴现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而贴现率的高低成了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要杠杆。最后,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组织全国票据清算事宜,从而解决了单个银行清算的困难。
9. 自主性失衡(Autonomous Disequilibrium)
【答案】自主性失衡是指由自主性交易引起的失衡。自主性交易主要是指各经济主体或居民个人出于自身特别的目的,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等,进行的交易活动。通常,自主性交易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长期资本与金融项目和部分短期资本与金融项目。当这些交易的差额不为零时,便发生了自主性失衡。由于国际收支平衡一般就指自主性平衡,因此,自主性失衡即可视为国际收支失衡。
10.国际信用
【答案】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授信国通过借贷资本推动商品输出,而受信国则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等。国际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11.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
【答案】货币替代是指在本国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出现一定的汇率预期时,公众出于降低机会成本与保持相对高的收益的考虑,减少持有价值相对较低的本国货币而增加持有价值相对较高的外国货币的现象。美元化就是一种货币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