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副阶周匝

【答案】副阶周匝是指塔身、殿身的周围环绕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通常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例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2. 经幢

【答案】经幢是指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

3. 都柱

【答案】都柱是指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的作法。

4. 乾隆花园

【答案】乾隆花园是是乾隆帝兴建太上皇宫宁寿宫时在近旁营建的花园,供他养老休憩,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1771〜1776年),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区西北角,为四进院落。

5. 刘秉忠

【答案】刘秉忠是元朝开国元勋和丞相,郭守敬的老师,元朝国号的拟定者,元大都修建者,著名元代政治家,元曲作家,阴阳风水学家和建筑专家。

6. 前蜀王建墓

【答案】前蜀王建墓是指五代前蜀主王建的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王建墓有前、中、后3室,三室之间皆用木门相隔,中室中央偏北有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四周有浮雕。后室出土有墓主石雕像。

7. 偃师商城

【答案】偃师商城是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商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5座城门,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道路若干条。在大城的西南部,还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小城。大城、小城的建筑方法一样,都是先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成。小城的年代早于大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内有密集的宫殿建筑群,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可早到二里岗下层早期,邹衡先生认为是太甲桐宫。

8. 圭角

【答案】圭角是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二、填空题

9. 上海汇丰银行新楼_____上海沙逊大厦_____。

【答案】公和洋行;公和洋行

10.在1925年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中,_____、_____、_____三人分获头、二、三等奖。

【答案】吕彦直;范文照;杨锡宗

11.西安半坡原址属于_____。

【答案】仰韶文化

12.中国城市面貌在_____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答案】宋

13.中国古代城市布置中,所谓“_____,造郭以守民”,城郭的功能区分很明确,城市保护国君的,而郭是_____人民的。

【答案】筑城以卫君;看管

14.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_____和_____的两大类型。

【答案】塔院式;以殿堂为主的佛寺

15.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_____,属于_____风格。

【答案】吕彦直;传统复兴

16.世界上最长的建筑是我国的_____,最早兴建于_____时代。

【答案】长城;战国

17.天安门的屋顶形式称为_____,太和殿的屋顶形式称为_____。

【答案】重檐歇山顶;重檐庑殿顶

18.隋大兴设计者高颖和_____;元大都设计者_____,_____,水系设计者_____。

【答案】高颖;宇文恺;刘秉忠;也黑迭儿;郭守敬

三、简答题

19.试述清代建筑的发展特点。

【答案】清代建筑的发展特点如下:

(1)园林的极盛时期。清代皇家修建了大量的皇家园林,供统治阶级享乐。如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2)喇嘛教建筑兴盛,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的修建。

(3)住宅建筑因地而异,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局面。北方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住宅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

(4)清代建筑的设计采用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

20.简述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

【答案】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如下:

(1)唐代的建筑风格的整体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格调高迈,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不仅都城、宫殿、陵墓寺庙如此,全国各地的城市和官署也都是如此。其建筑在南北朝的基础上,创造出和谐统一的风格。其柱础矮平,柱身矮,举折平缓,斗拱尺度宏大,建筑出檐深远,整体造型舒展大气。

(2)北宋的建筑的风格是较为柔和而灿烂的。南宋的建筑由柔和绚丽的倾向,发展到偏于小巧精致、工整繁缛。宋代柱身加高,举折变陡,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屋顶组合多样化,装饰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建筑呈现秀丽、精巧的特点。

21.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容。

【答案】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容可根据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类:

(1)做法

从做法上分,有各类木作、砖石作、瓦作以及油漆、彩画等。

(2)装饰用料与工艺

从装饰用料及工艺分,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金饰、彩饰与雕饰。

(3)形态和内容

从形态及表现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禽鸟走兽动物图案;山水风景;人物神仙;故事戏曲;博古杂宝;其他题材。

22.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特征。

【答案】(1)整体布局

在布局上,中国古代都城有一条明显的以三朝五门为主的中轴线,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最后才是一般庶民住处及手工业、商业地段。自汉至清,历代都城莫不如此,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2)道路规划

中国古代都城采用棋盘式道路网,环绕宫城对称布置。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从夏商起就总结并确立了这一条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筑布置经验,一直沿用至今。为了适应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