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首见于() 《五十二病方》。 《内经》。 《外科全生集》。 《山海经》。
患者,女,65岁。既往中风病史5年,因四肢抽搐伴短暂神志不清半小时,发作时症见:四肢抽搐,两眼上窜。平素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目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查体:T37.3℃,P88次/分,R23次/分,BP140/90mmHg。嗜睡,抬入病房,双瞳孔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癫痫。 脑出血。 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腔隙性脑梗死。
以下关于断针哪项说法不正确()。 患者切勿更换原有体位。 若残端部分露出体外,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 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针刺时可以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 避免过猛、过强地行针。
患者,女,65岁。既往中风病史5年,因四肢抽搐伴短暂神志不清半小时,发作时症见:四肢抽搐,两眼上窜。平素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目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查体:T37.3℃,P88次/分,R23次/分,BP140/90mmHg。嗜睡,抬入病房,双瞳孔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其中医辨证是() A.风痰闭阻证。 痰火扰神证。 瘀阻脑络证。 心脾两虚证。 心肾亏虚证。
1岁患儿,发热、咳嗽1周,气急3天。查体:体温39℃,皮肤猩红热样皮疹,呼吸60次/分,鼻翼翕动,两肺细湿啰音,右肺背部叩诊浊音,心率150次/分,律齐,肝肋下1.5cm。血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针对上述情况,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加大氧流量。 注射镇静剂。 强心利尿。 胸腔穿刺。 雾化吸入。
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