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862计算机学科综合(非专业)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文件中属于逻辑结构的文件是( )。
A. 连续文件
B. 系统文件
C. 散列文件
D. 流式文件
【答案】D
【解析】考查文件的逻辑结构的分类。文件的逻辑结构就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结构。它通常分为两种形式: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2. 下面有关分区存储管理的正确说法是( )。
A. —个分区的存储管理又称单连续存储管理
B. 多分区存储管理可以为固定分区方式
C. 固定分区管理采用静态重定位方法把作业装入到分区中
D. 可变分区管理采用动态重定位需要硬件支持,即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
E. 多分区存储管理可以为可变分区方式
【答案】A
【解析】考查空闲分区管理的特点。一个分区的存储管理又称单连续存储管理,是一种最简单的存储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除操作系统占用的一部分存储空间外,其余的用户区域作为一个连续的分区分配给一个作业使用。
3. 下列选项中,导致创建新进程的操作是( )。
用户登录成功
设备分配
启动程序执行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用户登录成功就需要为这个用户创建进程来解释用户的各种命令操作,用户的相应
操作都会反映为该用户进程的请求或反馈,便于系统管理;设备分配由相应进程提出申请,内核自动完成,对于设备的操作可以归于提出申请的这个进程,因此不需要创建新进程;启动程序执行,系统需要为这个程序创建一个对应的动态结构,也就是进程,来控制和管理这个程序的运行,可以简单地说启动程序的目的就是创建一个新进程来执行程序。
4. 硬中断服务程序的末尾要安排一条指令IRET ,它的作用是( )。
A. 构成中断结束命令
B. 恢复断点信息并返回
C. 转移到IRET 的下一条指令
D. 返回到断点处
【答案】B
5.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目的是( )。
A. 提高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性能
B.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C. 降低用户作业的周转时间
D. 减少用户作业的等待时间
【答案】B
【解析】在批处理系统中,操作人员将作业成批地装入计算机中,由操作系统在计算机某个特定区域(一般称为输入井)将其组织好并按一定的算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业,将其调入内存使其运行。运行结束后,把结果放入“输出井”,由计算机统一输出后,交给用户。批处理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系统吞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交互能力比较差、作业周转时间长。
6. 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P1和P2, 共享初值为1的变量x 。P1对x 加1,P2对x 减1。
两个操作完成后,x 的值( )。
A. 可能为-1或3
B. 只能为1
C. 可能为0、1或2
D. 可能为-1、0、1或2
【答案】C
【解析】执行①②③④⑤⑥结果为1,执行①②④⑤⑥③结果为2, 执行④⑤①②⑨⑥结果为0, 结果-1无法得到。这个题目的进程之间没有同步关系,因此通过分步尝试就可以得到答案。有
的题目中两个进程会有同步关系,可以画出前趋图,以防推进顺序错误。
7. 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P1和P2两个作业,P2比P1晚5ms 到达。它们的计算和I/O操作顺序如下:
P1:计算60ms ,I/O80ms,计算20ms 。
P2:计算120ms ,I/O40ms,计算40ms 。
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
A.240ms
B.260ms
C.340ms
D.360ms
【答案】B
【解析】画出PI 和P2的运行甘特图如图所示。P2晚到,因此先从PI 开始执行,由图可知最少时间为
260ms.
图 P1和P2的运行甘特图
8. 在9个生产者,6个消费者共享容量为8的缓冲区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S 的初始值为( )。
A.8
B.1
C.9
D.6
【答案】B
【解析】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只能取值0、1,一般初始值为1。
9.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由K 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 的最小值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假设K=3, 3个进程共享8台打印机,每个进程最多可以请求3台打印机,若3个进程都分别得到2台打印机,系统还剩下2台打印机,然后无论哪个进程申请打印机,都可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