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六节原虫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治疗应选择的药物是()

A . A.氯喹
B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C . 磷酸萘酚喹
D . 甲氟喹+周效磺胺
E . 咯萘啶+乙胺嘧啶
F . 青蒿琥酯+苯芴醇

患者刘某,女性,55岁。近1个月来心悸不宁,少寐心烦,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此患者辨证当属() 心阳不足。 肝阳上亢。 痰热扰心。 心虚胆怯。 阴虚火旺。 不能进行颅脑增强CT扫描的是下列哪项() 急性出血患者。 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者。 昏迷患者。 急性颅脑外伤。 以上都是。 患者,女性,60岁,因"口腔牙龈反复起疱、溃烂5个月,右眼发炎3个月余"就诊。临床查体发现:牙龈广泛充血,伴有水疱、溃疡;尼氏征阴性;右眼结膜充血,眼裂缩小。该病的组织病理学征象是()。 A.棘层松解和上皮内疱。 角化层明显增厚。 无棘层松解,上皮下疱形成。 坏死性肉芽肿。 棘层松解和上皮下疱。 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免疫黏附。 溶细胞。 ADCC作用。 炎症反应。 调理作用。 患者,女,36岁。有心悸、气促病史4年。此次因人工流产后诸症加重。现症见心悸气短,呼吸喘促,咳泡沫痰,偶或痰血相混,不能平卧,两颧紫斑,唇甲青紫,脉促。查体:“二尖瓣”面容,心尖区可触到舒张期震颤,可听到局限于心尖区的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左侧卧位时最明显。检查:心脏B超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5×109/L,其证型是() 心阳不足证。 心阴不足证。 心肾阳虚证。 气虚血瘀证。 水气凌心射肺证。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治疗应选择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