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病理学(医学高级)题库>病理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部闷胀感”来诊。B型超声:胆囊结石,胆囊壁轻度增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送检标本胆囊9cm×4cm×4cm,内见1个结石,充满胆囊。胆囊壁厚0.4cm,灰白、半透明、质韧,局灶增厚达0.8cm,质稍硬。黏膜粗糙,上皮基本脱落。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 . A.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B . 瓷化胆囊
C . 胆囊腺肌瘤
D . 囊内乳头状瘤
E . 胆囊腺癌
F . 淋巴瘤
G . 转移癌

近3天,患者自觉右侧胸疼,第2次X线检查显示右侧肋膈角消失。诊断肺结核伴右侧胸腔积液,下列检查对了解胸水性质更有帮助的是() AST。 CK。 GGT。 LD。 ALP。 酶质量测定较酶活性测定的优点不包括() 灵敏度高。 特异性高。 易受抑制剂影响。 不受激活剂影响。 能测出不具活性的酶蛋白量。 一般正常成年人血清中,各肌酸激酶同工酶活力之间的关系为() CK-MM>CK-MB>CK-BB。 CKMM。 CK-MM>CKBB>CK-MB。 CK-MB>CK-MM>CK-BB。 CK-MB>CK-BB>CK-MM。 男,28岁,农民。发热5天,伴皮肤出血点,于1993年11月某日由乡卫生院转入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体检:体温38℃,BP9.3/6.7kPa(70/50mmHg),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肾区有明显叩击痛,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下列何项最有助于确立诊断() A.免疫学检查:出血热病毒抗体IgM阳性。 典型临床表现:头痛、眼眶痛、腰痛、酒醉貌及出血点。 典型疾病分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典型血象及尿液检查改变: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有异常淋巴细胞,尿蛋白(+)。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地区及鼠类接触史。 患者男,56岁,因“消瘦、食欲减退及右上腹痛”来诊。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肝大,腹腔积液。实验室检查:AFP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CT:肝内巨大结节,约10cm×8cm。肝穿刺组织学:细胞呈小梁状排列,小梁之间为肝窦样血管,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该患者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 A.结节性肝硬化。 肝细胞腺瘤。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癌。 结节性再生性增生。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部闷胀感”来诊。B型超声:胆囊结石,胆囊壁轻度增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送检标本胆囊9cm×4cm×4cm,内见1个结石,充满胆囊。胆囊壁厚0.4cm,灰白、半透明、质韧,局灶增厚达0.8cm,质稍硬。黏膜粗糙,上皮基本脱落。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