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安石油大学83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法定准备金率
【答案】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是指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金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率的规定,最初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存款安全,以后逐渐把它作为控制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当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银行系统某定量准备金所能维持的负债和信用额度便下降。相反,当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时,某定量准备金所能维持的负债和信用额便上升。因此,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收缩的措施;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扩张的措施,最终都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多少。
中央银行为了控制信用的过度扩张可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它一方面减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用于贷款的资金,另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减少,从而收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减少投资、抑制总需求; 反之,当经济处十衰退和高失业时期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各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增加投资、刺激总需求。
2. 持久收入假说
【答案】持久收入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VI.Friedman )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 反之,则越小。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政府想通过暂时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与生命周期假说不同的是,持久收入假说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持久收入假说认为:
(1)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
(2)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
(3)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3. 经济增长黄金律
【答案】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
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为:
上述结论可以用图来加以论证。如图所示,应选择k*,这时稳态的人均消费等于线段
率为n ,而曲线f (k )在k*处的斜率为,故有。
的长度。可以看出,在k*处,曲线f (k )的切线的斜率与直线nk 的斜率应相等,由于直线nk 的斜
图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黄金分割律具有如下两个性质:①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其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②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4. 托宾q 比率
【答案】托宾q 比率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这里的资本重置成本是在现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重新创办该企业的成本。股票的市场价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的价格预期。因此,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q<1时,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新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 相反,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q>1时,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企业要便宜,因此会有新投资。就是说,当q 较高时,投资需求会较大。
可以看出,投资是q 值的增函数。托宾通过q 值把金融市场和实际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推进了传统投资理论的发展。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答案】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而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变化的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1)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摩擦,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
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J 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2)凯恩斯总供给理沦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刚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来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刚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3)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
因此,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定,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以上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6. GDP 和GNP 有何联系和区别?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 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
【答案】(1)国民生产总值(GNP )测量一国居民的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工资、
,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同类报酬。与GNP 不同,GDP 不考虑从国外获得的报酬和利润、利息)
支付给国外的报酬。它是一国国内实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测量值。GDP 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的产量计量标准,因为传统上,对外贸易在这些国家比在美国重要得多。由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1991年以后也开始用GDP 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作比较更加容易些。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开放度越大,
GNP 和GDP 的差距可能会越大,用GDP 作为测量收入的标准的重要性也越大,因为开放度越大,
因此,GNP 就越难作为衡量国内经济活动的标准。
(2)1991年以前美国一直以GNP 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从1991年起改用GDP 。相对于GNP ,GDP 是经济中衡量就业等潜力的一个较好的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道国投资,解决的是东道国的就业问题,纳税也在东道国。此外,计算GNP 要计算来自国外要素的收入,而这类收入数据较难准确获得。因此,把GDP 作为经济的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
7. 资本完全流动的含义是什么? 在小国和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完全资本流动是指一国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该国政府不阻止国际借贷。这意味着,该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想借入或借出多少就可以借入或借出多少。
(2)①在小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
小国模型中的“小国”是指该国只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从而其本身对世界利率的影响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