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答案】B

【解析】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负强化主要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不准看动画片对儿童来说是厌恶的刺激,当儿童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时,家长就取向了这个厌恶刺激来增加幼儿以后认真完成作业的频率,因此,属于负强化。

2. (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A. 太学

B. 鸿都门学

C. 四姓小侯学

D. 蒙学

【答案】B

3. 强调教师文化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 )

A. 知识取向模式

B. 实践取向模式

C. 生态取向模式

D. 自我更新取向模式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知识取向模式关注教师个体知识的增进与技能的提高; 实践取向模式着眼于教师个体教学实践行为的改进,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其专业成长:生态取向模式强调教师群体的相互学习与改进,致力于构建合作的教师与教学文化; 自我更新取向强调教师自身真正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

发展负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4. 20世纪20年代,从以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和实业救国为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的教育运动,转变为追求革命救国道路的运动是( )。

A. 平民教育运动

B. 勤工俭学运动

C. 工读互助运动

D. 劳工教育运动

【答案】C

【解析】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正式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它融合了泛劳动主义、互助论、新村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它的基本内涵是:尚俭乐学、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半工半读、消灭体脑差别等思想。

5. 一经师的学说己“立于学官”,设立了博士,那么他的经说即称

A. 家法

B. 师法

C. 经学

D. 经典

【答案】B

6. 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产生式

【答案】A

【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组成; 表象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知觉特征,使人们保存情境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图式表征的是对某个主体的知识所具有的综合性质,通常组合了概念、命题和表象; 产生式是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

7. 清朝的科举考试中,会试中第者被称之为( )

A. 举人

B. 贡士

C. 秀才

D. 进士

【答案】D

8. 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戊学制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清末政府正式开始建立近代学制的考查。进入20世纪,清政府被动开始系统的教育改革,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学制,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新式学堂。1902年正式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法案,又称“壬寅学制”,但未能实施。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12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制”是民国时期颁布的。

9. 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

A. 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B. 福建船政学堂

C. 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D. 福州电报学堂

【答案】B

10.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 taking )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外,还有( )。

A. 体谅模式

B. 价值澄清模式

C. 社会学习模式

D. 集体教学模式

【答案】A

【解析】价值澄清模式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定较直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

11.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