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初中地理作业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作业,有效性,对策

  摘要


地理作业是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和关键环节。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和提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教师通过学生作业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改善教学策略的方法。在地理教学的整个环节中,地理作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随着地理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地理作业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任务,然而,传统的地理作业的弊端和问题直接影响着地理作业的有效性。本文旨在从地理作业的功能和价值上,进行有效分析,提高地理作业的有效性,使之为教学服务,实现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从作业概念的解读出发,阐明了有效地理作业的涵义。通过参考大量关于作业的国内外研究和当前作业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加以实施问卷调查,从地理作业布置内容和类型,学生学习习惯,教师讲评方式方法等方面,了解普通当前初中地理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当前地理作业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同时,笔者基于地理教学理论和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初中地理作业内容的实践,寻求提高地理作业有效性的方法和思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初中地理作业实践——“滔滔黄河”来对比分析初中地理作业布置、设计、批改和评价各环节的有效性,并提出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建议。
本文最终结论如下:
一、针对地理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为了提高地理作业的有效性,提出了地理作业有效布置和设计的原则:层次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究性与实践性原则;生活性与兴趣性原则;关怀性与人文性原则;灵活性与自主性原则;多元化与多样化原则。
二、通过对“滔滔黄河”的实践,从实践中进一步得出提高地理作业有效性建议:(1)合理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对学生提出每一环节需要做的任务,这样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教师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2)精心设计作业,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数量适中,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布置有趣新鲜的作业,不断变化形式和类型,使作业灵活多样,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再次,难度适中,地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差异进行分层,预设弹性作业,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3)及时矫正作业,动态生成评价。作业讲评的过程应成为学生思考和训练提高的过程,把握学生出现问题的症结,及时解决帮助学生走出知识误区。(4)加强作业管理,促进学生进步。建议学生建立错题本,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反思,增强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