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题库>心肌梗死心电图题库

问题:

[单选,A型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异常Q波的情况见于()。

A . 坏死心肌的直径>20~25mm
B . 坏死心肌的厚度>5~7mm
C . 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
D . 心肌梗死发生在下壁
E . 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冰冻红细胞的血浆去除率为()。 69%。 79%。 89%。 99%。 100%。 HLA-Ⅰ类分子结构中含有与哪个分子结合保守部位()。 CD3。 CD4。 CD5。 CD7。 CD8。 γ射线辐照红细胞常用的剂量为()。 5~10Gy。 10~20Gy。 15~20Gy。 25~30Gy。 50~70Gy。 衰老红细胞的破坏主要在() 肝脏。 脾脏。 骨髓。 淋巴。 肾脏。 冰冻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为()。 95%。 90%。 80%。 70%。 60%。 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异常Q波的情况见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心肌梗死时坏死性Q波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研究表明,心肌梗死中约有20%的患者其心肌梗死直径在20mm以内,仅累及左心室的10%左右,这类小面积心肌梗死一般不形成坏死性Q波。②心肌梗死的厚度>5~7mm,即累及左室壁厚度的50%以上。如心肌梗死厚度不足50%,可不产生坏死性Q波,而仅引起QRS波形的改变,如顿挫、切迹、R波丢失等。③心肌梗死的部位也影响坏死性Q波的形成,即使心肌梗死面积较大,但心肌梗死区必须在QRS起始向量30~40ms以内的区域,才会引起典型的坏死性Q波。临床上,约有1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去极化过程发生在QRS波群的终末40ms,故可不出现坏死性Q波或QS波。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