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境卫生(医学高级)题库>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题库

问题:

[单选] 当对疾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总是从()。

A . 实验性研究着手
B . 描述性研究着手
C . 分析性研究着手
D . 比较性研究着手
E . 调查研究着手

男性,24岁,8月15日发病。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作后,自服退热药,但今日又寒战、高热,热退时出汗多。一般情况尚佳,胃纳如常。体检∶肝肋下0.5cm,脾肋下1.5cm,质软,余无特殊。外周血象∶白细胞数4.6×109/L,中性粒细胞0.74。血找疟原虫1次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O1∶40,H1∶320,A1∶160,B1∶160,粪、尿检查无特殊。既往病史中,近3年内患过疟疾与伤寒。治疗中选何种药物()。 A.甲氯喹。 蒿甲醚。 磺胺多辛覃。 氯喹加伯胺喹啉联合。 奎尼丁加伯胺喹啉。 在中药“十八反”中,甘草反() A.甘遂。 B.大戟。 C.芫花。 D.海藻。 E.藜芦。 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现行标准(GB/T5750.12-2006)的规定,可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的方法是()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平皿计数法。 酶底物法、平皿计数法。 滤膜法、酶底物法、免疫磁荧光抗体法。 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免疫磁荧光抗体法。 关于医学伦理道德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为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 社会评价往往比医务人员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更加深刻。 是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和生命安全是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 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是医德评价的科学标准。 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医德评价的社会标准。 男性,24岁,8月15日发病。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作后,自服退热药,但今日又寒战、高热,热退时出汗多。一般情况尚佳,胃纳如常。体检∶肝肋下0.5cm,脾肋下1.5cm,质软,余无特殊。外周血象∶白细胞数4.6×109/L,中性粒细胞0.74。血找疟原虫1次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O1∶40,H1∶320,A1∶160,B1∶160,粪、尿检查无特殊。既往病史中,近3年内患过疟疾与伤寒。此病例最大可能的诊断()。 A.病毒性肝炎。 伤寒,副伤寒。 钩端螺旋体病。 疟疾。 败血症。 当对疾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总是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试要点为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对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利用描述性研究,取得疾病的分布特征,进而获得有关的研究假设的启示,为分析性研究提供线索。正确答案为B。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