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电工研究所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表型。
【答案】表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菌落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等。
2. 联适应。
【答案】联适应是指器官功能变化后的适应过程,表现为旧结构对新功能的适应。
3. 反射弧。
【答案】反射弧是指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及突触连接)、传出神经元、效应器5个环节。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
4. 群落。
【答案】群落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由很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5. 生物节律。
【答案】生物节律是指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都是有节律的,以日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以月为周期的月周期节律,或年为周期的年节律。生物节律是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地球的自然条件,如昼夜、冬夏、潮汐等而发生的,现在它们已经成了能够脱离环境变化的生物自身的规律了。
6. 内分泌。
【答案】内分泌是指激素是由细胞分泌到体外的,有别于另外一些通过管道将某些物质分泌到体外的分泌方式。
7. 体液调节。
【答案】体液调节是指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作用的调节。
8. 消化。
【答案】消化是指把摄入的食物经过机械作用粉碎和化学作用分解,最后成为简单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
9. 哺乳动物的精子经生殖道分泌物激活称为精子的_____,这是精子成熟的最后阶段。精子头部上的_____与卵识别后释放出水解透明带,打开通道。
【答案】获能;顶体;顶体酶
10.碱基一类是_____,单环分子;另一类是_____,双环分子。
【答案】嘧啶;嘌呤
11.植物茎运输有机物质的管道是__________。
【答案】筛管
12.生物离不开水,主要由水的以下特性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极性分子;良好溶剂;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比热高;固态比液态密度低
13.含副交感的脑神经是哪三对: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
【解析】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为脑部和骶部。脑部的中枢位于脑干内,称为副交感核,发出纤维走行在第3、7、9、10对脑神经内,即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14.第一类激素作用在靶细胞表面,并不进入细胞内部, 而是与细胞膜表面特异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使_____激活产生_____(一种第二信使),第二信使再去激活细胞内的一些特定的_____,从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
【答案】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在存在的条件下
,
转变为磷酸化酶 为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给第二信使
,【解析】第一类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专一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使胞内无活性的蛋白激酶转为有活性,从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反应:如腺细胞分泌、肌肉细胞收缩与舒张、神经细胞出现电位变化、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分裂与分化以及各种酶反应等等。
15.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相邻核苷酸以_____连接成多核苷酸链。 【答案】磷酸二酯键
16.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热带森林;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荒漠;苔原
17.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与下个神经元的_____接合形成__________,这个部位受生物电刺激主要产_____生出使生物电继续往下传。
【答案】突起或胞体;突触;神经递质
18.对细胞本身生存无直接影响的特异性蛋白是_____,对细胞生命必需的普遍共同的蛋白是_____。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是_____基因,编码
【答案】奢侈蛋白;管家蛋白;奢侈;管家
的基因是_____基因。
三、选择题
19.利用存在于脑中的从其他性质的刺激取得的经验解决当前新问题的能力称为( )。
A. 习惯化
B. 印随学习
C. 联系学习
D. 洞察学习
【答案】D
20.置于同一纲的两种蠕虫必须归类于同一( )。
A. 目
B. 门
C. 科
D. 属
【答案】B
【解析】生物学将每一个物种分到一个多级的分类系统中去,每一级成为一个分类阶元,包括7个基本阶元: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置于同一纲的两种蠕虫必须归类于同一门。
21.(多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化学感受器是( )。
A. 颈动脉体
B. 主动脉体
C. 颈动脉窦
D. 主动脉弓
E. 右心房
【答案】AB
【解析】化学感受器是指能感受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心血管活动调节有关的感受器主要有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AB 两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分别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是能感受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变化的化学感受器。CD 两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