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江大学学前教育学612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最重要的工作是( )。
A. 选题
B. 写出论证报告
C. 文献检索
D. 制定课题计划
【答案】C
【解析】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占有材料,从而避免重做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2. 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情况的是( )。
A. 前实验
B. 真实验
C. 验证实验
D. 准实验
【答案】D
【解析】准实验设计是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的情况。
3.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 )。
A.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 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 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
【答案】C
【解析】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对该实验的总结与推广起着重要作用。其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
4. 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 )。
A. —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5.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面有关总体的阐述错误的是( )。
A. 符合条件的全体研究对象
B. 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是总体
C. 研究对象的全体
D. 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答案】A
【解析】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6. 第一手文献是指( )。
A. 零次文献
B. —次文献
C. 检索性文献
D. 参考性文献
【答案】A
【解析】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叫做零次信息,比如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
7. 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 事件取样记录法
B. 日记描述记录法
C. 时间取样记录法
D. 行为检核记录法
【答案】B
【解析】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观察者深入到观察的客体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使该集体中的人们把他视作集体的一员,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观察者便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观察课题的深层结构及其关系,了解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观察者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
察。因此,最适宜的记录方式应该是日记描述记录法。
8. 要实现从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的转化,必须把握的基本点不包括( )。
A. 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B. 科学的抽象在促使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转化并保持二者动态的一致中起着中介作用
C. 教育评价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参照
D. 寻求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生长点
【答案】C
【解析】教育实践和实验是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进行教育研究必须扎根于教育实际。实现从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的转化,必须把握三个基本点:①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和源泉;②理论的方法——科学的抽象在促使经验事实向科学理论转化并保持二者动态的一致中起着中介作用;③寻求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生长点。
9. 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
A. 正确选题
B. 写好指导语
C. 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 设计“目标体系”
【答案】D
【解析】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要想提高问卷的效度,最关键的是要设计好“目标体系”。
10.某一研究者需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
A. 教育论文集
B. 教育年鉴
C. 教育辞书
D. 教育专著
【答案】B
【解析】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材料。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等。
11.文献检索中的跟踪法,指的是( )。
A. 逆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