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12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隐匿性观察
【答案】隐匿性观察,又称参加性匿名观察,是指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像微服私访那样去观察。在这种观察中,记者要变成被观察的某个现场或群体中的普通一员,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以便在观察到一些真实情况后,再作决定。在这种观察中,被观察对象往往会不做任何掩饰,把一切问题暴露在记者面前。采取这种观察方式所获得的材料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2. 参与性观察
【答案】参与性观察,又称参加性非匿名观察,是指记者既亮明身份,又参与采访对象的一些活动,同时,又随时随地观察现场的情景。这种观察能使记者全身心投入采访,体验到现场的气氛,获取切身的感受,能加深记者对于被观察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能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采用这种方式应避免记者带有过强主观性,产生一定偏见。
3. 吃透两头
【答案】“吃透两头”是我国新闻工作者一条重要工作原则的形象化概括。“吃透上头”,意为深入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吃透下头”意为深入了解客观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思想情绪、呼声、要求。“吃透两头”可以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报道的指导性、针对性和群众性。
4. 人物通讯
【答案】人物通讯是较详尽反映新闻人物活动与思想的通讯体裁,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人物通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 _是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有争议甚至是后进与反面的人物。
二、简答题
5. 微博对记者有何价值。
【答案】微博对记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消息来源。记者可以从微博上第一时间获取大量报道题材和消息来源,公民微博爆料被广泛转载后比较容易成为主流媒体报道选题和议程,越来越多的“微博事件”不断发生、成为滚动直播的媒介景观。
(2)生产机制。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兴起,正开始深刻改变这种报道机制,让调查
第 1 页,共 3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