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学主治医师题库>专业知识与专业鉴定能力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女,37岁。左乳房外上象限4cm×3cm肿块,距乳头距离5cm,可推动,但是患者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左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该患者在接受根治术后3年出现头痛、恶心,MRI提示脑部多发转移灶,此时首选治疗应为()

A . A.手术治疗
B . 化学治疗
C . 放射治疗
D . 内分泌治疗
E . 赫赛汀治疗

患者女,37岁。左乳房外上象限4cm×3cm肿块,距乳头距离5cm,可推动,但是患者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左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该患者最佳的定性诊断方法是() A.粗针穿刺活检。 钼靶X线摄片。 切取活检。 近红外线扫描。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术后创伤患者均处于高代谢状态。 危重患者的能量应该过量补充,防止出现能量不足。 Harris-Benedict可以估计正常人体的能量消耗值,适用于各种疾病状态的患者。 术后给予患者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成分,体内蛋白质的净分解率会降低。 在应激状态下,给予高蛋白营养可以逆转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提高净蛋白质合成率,改善氮平衡。 患者,女性,60岁,因左侧肢体偏瘫入康复科治疗。检查示患者对所见物体、颜色及图画等不能辨别名称和作用,经触摸后常可说出。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该患者不能区分身体部位是左侧或右侧,不能按指令完成"摸左耳朵"等动作,考虑该患者还可能有哪种认知障碍()。 A.左右失认。 疾病否认。 体像失认。 面容失认。 视空间失认。 下列关于术后能量需要的描述正确的是() 术后能起床的患者,增加基础代谢率的20%~25%。 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能量需要应略高于术前,约增高20%。 若术后有腹膜炎等并发症时,则需增加15%~25%。 明显消瘦的患者,应该按其理想体重的115%计算能量需要。 对于危重患者应该大量补充能量。 患者,女性,60岁,因左侧肢体偏瘫入康复科治疗。检查示患者对所见物体、颜色及图画等不能辨别名称和作用,经触摸后常可说出。此时应首先考虑给患者进行哪种检查()。 A.二等分检查。 物品失认检查。 韦氏记忆量表。 实体觉检查。 左右失认检查。 患者女,37岁。左乳房外上象限4cm×3cm肿块,距乳头距离5cm,可推动,但是患者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左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该患者在接受根治术后3年出现头痛、恶心,MRI提示脑部多发转移灶,此时首选治疗应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