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大学法学院0310法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法的阶级性和共同性

【答案】法的阶级性,即法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意志通过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从而使法与该阶级的政策、道德区别开来并相互作用。

法的共同性,即法的社会性,是指某些法律内容、形式、作用效果并不以阶级为界限,而带有相同或相似性。不同性质国家其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同一国家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统治阶级指定的法律也存在着相似性或共同点; 统治阶级的法律有时对被统治阶级也是有利的。这是因为; ①法律的规律性影响法律的共同性,既然法律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而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与人类共同存在的,所以法律反映规律也就决定了小同法律的某些共同性。②法律是社会公共管理的手段。③法律具有某些特殊的形式,比如法律程序、法律语言等方面的共同性。④人类交往的增多也是法律共同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 实体法

【答案】按照法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可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实体法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或职权、职责,以追求实体正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民法、刑法等。程序法一般是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实现以及规定诉讼过程中带有程序性的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3. 法的实效

【答案】法的实效是指法的功能和作用实现的程度和状态,它主要是一个强调实际结果的范畴,所展示的是一种事实。法的实效与法的效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法只要是现行的,它就是有效的,但这些现行有效的法,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很好的遵守,在很多情况下,许多法是未能充分实现其效力的,许多违法犯罪行为往往逃脱了法的追究。法的实效是法的效力实现的结果,是动态的法的效力。

4. 法律部门与法律制度

【答案】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制度,是从法理上讲的,是指在制定、适用法律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基本原则。

区别:一个法律部门往往包含了该调整对象范围内所有的法律制度。但是,有的法律制度按照其所包含的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主导性质从属于某一法律部门,但同时也往往分属其他部门,如所有权制度主要从属于民法部门,也分属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法律部门。因此,两者是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

5. 法律原则与法律价值

【答案】(1)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通常反映出立法者以法的形式所选择确定的基本价值,体现了法律的主旨和精神品格。

(2)法律价值指法这种客体对个人、阶级、社会的积极意义,是法的存在、作用和变化对这些主体需要的满足及其程度。法律价值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时能够促进或者说保护和增加哪些价值; ②法本身具有哪些价值; ③在不同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来对它们进行评价。

(3)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具体体现,但不同部门法其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不同,规定的法律原则也有所区别。

6. 应有权利

【答案】应有权利是权利的初始形态,它是特定社会的人们基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而产生出来的权利需要和权利要求,是主体认为或被承认应当享有的权利。由于应有权利又往往表现为道德上的主张(以道德主张出现),所以又被称为“道德权利”。

7. 演绎推理

【答案】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的法律规定到个别特殊行为的推理。这是最简单的推理形式。由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因此,司法活动中的形式推理一般被认为主要是演绎推理,即著名的三段论推理。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小前提是经过认定的案件事实; 结论体现在具有法律效力的针对个别行为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即判决或裁定。

8. 制定法与判例法

【答案】(1)制定法又称议会法令,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用条文形式定下来,并经公布实施的法律和法规。

(2)判例法是指可作为先例据以裁决的法院判决。确认判例法的国家,有“法官造法”之说,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特点。判例法的根本原则是所谓“遵循先例”,其含义是指某一判决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不仅适用于该案,而且作为‘种先例适用于该法院及其所属下级法院所管辖的案情基本相同或近似的案件。因此,法院审级越高,其案例的影响就越大。(3)制定法和判例法的关系:

①从数量上看,大量的法令规则都包含在不计其数的判例之中,制定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如判例法。

②从效力上看,制定法又高于判例法。制定法可以推翻、修改或补充判例法,并且可以对某一领域的判例法进行整理和编纂,从而将其吸纳为制定法。

③从社会改革和法律改革的角度看,制定法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因为判例法的遵循先例原则使其很难快速改变以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然而,制定法又不能脱离判例法而存在,不仅许多

制定法的内容需要由判例法加以补充完整,而且其解释也必须借助十相应判决的制定。

二、简答题

9. 法对科学技术有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法对科学技术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法律调整的必要性

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组织管理,对科技成果的转让与推广,对科技合作的促进和保障,以及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的抵制和防范等各个方面。

(2)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组织和管理作用

①法律确认科技发展在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用法律手段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的优先地位,己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法律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②通过法律手段确定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发展是否成功,不仅依赖于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对科技发展的投资,还需要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和国际竞争需要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发展战略,使科学技术结构保持合理的发展比例。

③运用法律手段组织、协调和管理科技活动。

法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a. 在科技组织制度方面,法律规定从事科技管理与开发的科技组织具有法人地位,确定科技组织的设立、审批和管理程序,规定科技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b. 在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方面,法律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制度、学位制度、科技人员流动制度、科技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c. 在科技奖励制度方面,法律规定了对科学发明、发现、科技进步、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造等方面的科技成果的奖励制度,确定了奖励的等级、评审的程序。

d. 在科技发展计划方面,法律规定了科技计划的编制、审批的程序,规定了科技计划实施的监督制度。

e. 在科技经费的管理方面,法律规定了科技经费的管理体制、科学基金的管理办法及申请和评审制度。

f. 在科技情报与档案管理制度方面,法律规定了科技情报工作的管理体系、科技情报工作的机构、情报信息工作职责、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保密制度。

(3)法对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的保证及促进作用

①法律确定了科技成果的鉴定和管理制度,规定了科技成果的鉴定范围。即哪些成果必须通过谁进行鉴定,鉴定的形式和程序,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报送制度、交流和推广应用制度。

②法律确定了著作权制度

规定了对科技文字作品、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等人类智力成果权的法律保护措施,确定了著作权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一一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