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填空题

1. 皇帝用的印章称为_____

【答案】玉玺。

【解析】秦始皇称帝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称为“玉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确立了号令天下的凭证是“玉玺”。“六方玉玺”成为最高统治着权力的象征。除皇帝外,任何人不得使用玉料篆刻印章。

2. 清代唯一国家最高学府是

【答案】国子监

【解析】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后来在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一,到明代己取代国子学,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己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3. 湖北因位于_____之北而得名,简称_____。

【答案】洞庭湖; 鄂

【解析】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故称“湖北”。省会武汉市,因清时省会武昌古称“鄂州”,故简称“鄂”。

4.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拉枯、纳西等民族都过_____节,但他们对火与光的理解不相同。

【答案】火把

【解析】西南地区的彝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等都过“火把节”,但他们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举行火把节的方式并不相同。这说明,他们对火与光的理解存在着民族差异。彝族认为火可以除害(蝗虫),白族认为火可以除霸(奴隶主和国主),纳西族认为火可以救己,拉枯族则认为火可以驱恶。

5. 江苏这一名称形成于清代,是合_____与苏州二府之名而成。

【答案】江宁

【解析】江苏,位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现省会南京市,简称“苏”。

6. 大同云冈石窟是在_____时期开始营造的。

【答案】北魏

【解析】大同云冈石窟是在北魏文成帝复兴佛教,佛教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开始营造的,始于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石窟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五万余尊。它的特点是造像雄伟,大佛很多,一般大佛均在13米以上。

7. 明代以后,西方传教士东行来到中国,其先行者和奠基人就是意大利人_____。

【答案】利玛窦

【解析】利玛窦,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8. 孔子的中心思想实际上是一个_____字。

【答案】仁

【解析】孔子的中心思想实际上是一个“仁”字,“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

9. 公元7世纪,出于民族团结的需要,阿拉伯先知_____比照犹太教和基督教,取二者之长,结合阿拉伯人习性,创立了伊斯兰教。

【答案】穆罕默德

【解析】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曾在不同时期向不同地区派遣过许多使者,他们都是安拉选来治世安民、拯救世人的“先知”,穆罕默德则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一个使者,称为“封印至圣”,专门传达神意,开导世人。

10.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在诸多科日中设“_____”以考试策问取人,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答案】明经、进士

【解析】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力一法选拔官吏。大业三年(公元年),隋炀帝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二、判断题

11.很多瓷器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瓷学术语叫“开片”。

【答案】正确

【解析】很多瓷器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瓷学术语叫“开片”。开片本来是瓷器制作中的缺陷,到了北宋却变成了人们的追求,而且这一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它是中国瓷器的典型特征之一。

12.“白话文运动”始于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学。

【答案】错误

【解析】白话文学是相对于中国古代文言文书写的作品而言的,是用当时的北方方言为基础的一种书面语形式的文学。白话文学最初是在唐朝时形成的,主要以当时民间的讲唱文学为代表,称之为变文,后来称为白话。明清以后,四大名著的产生,正式奠定了白话文学的地位。五四运动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学和官话结合,并导致开始使用国语,也就是现在中国的普通话,形成了现代汉语。

13.从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答案】正确

【解析】周朝传12王,至周平王东迁洛邑,历时250余年,史称“西周”。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4.汉唐时期的北方民族回给是现在维吾尔族的祖先。

【答案】正确

【解析】回鹘,突厥的分支,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的少数民族。原称回绝,唐德宗时改称回鹊。位于漠北的回鹃汗国于840年被黯戛斯灭亡后,分三支西迁和南迁到了新疆和甘肃,后形成了今日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

15.中国古代西域指的是现在的欧洲。

【答案】错误

【解析】汉建元三年,张寒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以便与之联合,共同抗击匈奴。途径之地为今天的新疆与中亚部分地区,所以西域并不是指现在的欧洲。

16.“三表法”指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方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提出的。

【答案】正确

【解析】“二表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提出来的,是判断言谈是非的二条标准。

17.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与国子监、太学等没有很大的区别。

【答案】错误

【解析】书院是我国封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宋代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其管理制度与教学方式跟国子监与太学等有很大区别,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8.黄鹤楼、岳阳楼、烟雨楼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答案】错误

【解析】“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湖北省武汉市)、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和滕王阁(江西省南昌市),分别建于长江、洞庭湖和赣江之岸,极湖光山色之胜,历代文人登临览胜,吟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