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轻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909数据库原理[专业硕士]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指( )。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援副本
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日志文件、审计档案
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援副本
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援副本
【答案】C
【解析】数据库恢复的实现技术主要是建立冗余并利用冗余数据实施数据库恢复。建立冗余最常见的技术是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
2.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这类功能称为 ( )。
A. 数据定义功能
B. 数据管理功能
C. 数据操纵功能
D. 数据控制功能
【答案】C
【解析】数据操纵指的是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
3. 以下关于OLA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个多维数组可以表示为(维1,维2, …,维II )
B. 维的一个取值称为该维的一个维成员
C.OLAP 是联机分析处理
D.OLAP 是以数据仓库进行分析决策的基础
【答案】A
【解析】一个多维数组可以表示为:
能用于多维分析的。
不含度量的多维数组是不
4. 在大型企业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中,对企业(甲方)和项目承担方(乙方)的人员角色,下列说法一般来说不合理的是( )。
A. 甲方首席信息官和乙方项目经理要参与概念模型设计工作
B. 甲方首席信息官要实际参与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设计与实施工作
C. 逻辑模型设计完成以后,主要由乙方数据库工程师负责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工作
D. 甲方总经理、首席信息官、乙方项目经理和双方系统架构师一般都要参与系统规划与总体架构设计工作
【答案】B
【解析】在合作过程中甲方首席信息官主要参与项目规划、需求分析以及概念模型设计阶段工作,而乙方(项目承担方)数据工程师主要负责数据库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5. 下列属于数据仓库特点的是( )。
A. 综合性和提炼性数据
B. 重复性的、可预测的处理
C. 一次处理的数据量小
D. 面向操作人员,支持日常操作
【答案】A
6. 查询选课关系
(Cno ),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过,为此,其值应该是空表中还没有给定成绩(Score )的课程号(Sno )和学号 【解析】在数据库基本表中,还没有给定成绩的属性列,意味着该属性列的数据还从未更新中可以用
和来查询属性列值是空值或不为空值的元组。根据题意,应该选择A 项。注意,IS 不能用“=”来代替。
7. 下面列出的条目中,哪些是事务并发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数据不一致( )。
丢失更新
D. 都是
【答案】D
【解析】在多用户数据库环境中,多个用户程序可能并行地存取数据库。如果不对并行操作进行控制,会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导致下列问题发生:
对未提交更新的依赖不一致的分析
①丢失更改:在一事务执行期间修改、重写另一事务刚刚执行的修改,造成一事务的修改结果丢失。
②不可重复读:在一事务执行期间,由于其他事务的修改操作导致该事务两个相同的查询返回不同的数据。
③读“脏”数据:如果数据修改某属性值,然后事务读该值,此后因某种原因撤消对该值的修改,造成读到“脏”数据。
8. 数据仓库是随时间变化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新的数据内容
B. 新增加的数据会覆盖原来的数据
C. 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不断删除旧的数据内容
D. 数据仓库中包含大量的综合数据,它们会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地进行重新综合
【答案】B
9. 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有下列说法:
.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
. 在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当采用自上而下的E-R 设计时,首先设计局部E-R 图,然后合并各局部E-R 图,得到全局E-R 图
. 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将关系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 平台支持的关系表. 在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一般需要设计视图和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步骤为:概念设计阶段-采用自上而下的E-R 设计;逻辑设计阶段——设计视图和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物理设计阶段-将关系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 平台支持的关系表。每个阶段的设计活动按照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几个方面进行。
10.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通常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的( )。
A.SA 方法,并把每一层用DFD 和DD 描述系统
B.ER 方法,并把每一层用DFD 和DD 描述系统
C.SA 方法,并把每一层用ER 和DD 描述系统
D.SA 方法,并把每一层用DFD 和ER 描述系统
【答案】A
【解析】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结构化分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