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专业实践能力题库>循环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5个月男孩,母乳喂养,平时易感冒,曾患肺炎3次,哭闹后唇发绀,初步检查结果:发育营养欠佳,胸骨左缘第3~4肋可闻及Ⅲ~Ⅳ/Ⅵ级收缩期杂音,P亢进,胸片示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左、右心室增大。(经治疗11天后,患儿咳嗽已消失,但仍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食量减少、乏力。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可见淤斑,心脏杂音同前,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70g/L,白细胞14×10/L,NO78%.PLT87×10/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5个/HP,白细胞2~3个/HP。)根据以上资料,患儿最可能合并()

A . A.肺结核
B . 白血病
C . 泌尿道感染
D . 霉菌感染
E . 感染性心内膜炎

1岁男孩,常患肺炎,体重不达标,吃奶或哭闹时口唇发绀。查体:发育营养欠佳,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Ⅵ级收缩期杂音,P亢进。其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是() A.血流通过缺损处。 B.主动脉瓣相对狭窄。 C.肺动脉瓣相对狭窄。 D.三尖瓣相对狭窄。 E.二尖瓣相对狭窄。 男性矿工,井下作业时发生塌方砸伤背部,当即倒于地上,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呼"120"车前往,检查胸段后凸畸形并压痛,上下肢不全瘫,感觉异常平面位于双侧腹股沟水平。如果患者当时是俯卧位时,则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 A.为便于急救应变俯卧位为仰卧位。 为防止颈脊髓继发损伤,应保持头、颈和脊柱在同一轴线上改变体位。 变更体位的方法是:医师一手托住前额,另一手中示指分别置于G7、T1棘突两侧,拇指及无名指和小指分别置于颈项下部两侧,并握紧,手掌托住后颈部,右前臂托住头枕部并与左手合力锁住头颈部;保持头颈部于轴线位,另两名急救人员位于伤员的右侧分别负责扶持伤员右侧的肩背部、臀部,三名救护人员统一行动,保持头、颈、脊柱在一轴线上将伤员转为仰卧位。 如果将俯卧位伤员向右转为仰卧位,则左手托住前额。 如果将俯卧位伤员向右转为仰卧位,则应右手托住前额。 外墙属于()构件。 承重。 非承重。 遮阳。 围护。 分隔空间。 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协议或竞标,获得一个项目的物业管理权之后,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有()。 筹集物业管理费用和费用测定。 ABCDB.组建物业管理员工队伍,做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制定物业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对物业的接管验收。 5个月男孩,母乳喂养,平时易感冒,曾患肺炎3次,哭闹后唇发绀,初步检查结果:发育营养欠佳,胸骨左缘第3~4肋可闻及Ⅲ~Ⅳ/Ⅵ级收缩期杂音,P亢进,胸片示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左、右心室增大。该患儿首先考虑何种疾病() A.肺结核。 白血病。 泌尿系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5个月男孩,母乳喂养,平时易感冒,曾患肺炎3次,哭闹后唇发绀,初步检查结果:发育营养欠佳,胸骨左缘第3~4肋可闻及Ⅲ~Ⅳ/Ⅵ级收缩期杂音,P亢进,胸片示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左、右心室增大。(经治疗11天后,患儿咳嗽已消失,但仍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食量减少、乏力。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可见淤斑,心脏杂音同前,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70g/L,白细胞14×10/L,NO78%.PLT87×10/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5个/HP,白细胞2~3个/HP。)根据以上资料,患儿最可能合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