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放射科Ⅱ阶段题库>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 螺距等于().

A . 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检测器排数
B . 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间距
C . 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数
D . 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中心
E . 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厚或射线准直宽度

患者男,22岁,逐渐进展的背部疼痛,服用镇痛药不缓解,以后逐渐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胸椎CT示:T11椎体及附件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并突破骨皮质形成椎旁及椎骨内软组织肿块,椎体骨质破坏区出现边界模糊的象牙状高密度影,此高密度的中央密度高于周边密度,该椎体边缘可见骨膜反应。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 A.15岁以下。 15~25岁。 婴幼儿。 20~40岁。 40岁以上。 男,46岁,体检胸片发现左上肺直径约1cm结节,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和抗酸杆菌,纤支镜检查为阴性,但患者心理压力极大,要求电视胸腔镜手术有关肺内小病灶的术前定位手段应除外()。 A.胸部CT。 胸部CT或B超引导下用美蓝注入病灶。 胸部CT或B超引导下医用胶水注入病灶。 胸部CT或B超引导下带钩钢丝固定病灶。 胸部B超定位。 男性,23岁。3年来多次于夜晚饱餐后次日清晨醒来发现四肢不能活动,大小便正常,吞咽和呼吸正常,数日后恢复,已发作5次。今晨醒来又出现四肢不能运动。体检: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均为1级,腱反射低,无病理反射,感觉正常()。 脱水药。 抗胆碱酯酶药物。 免疫抑制剂。 钾盐。 手术治疗。 患者男,22岁,逐渐进展的背部疼痛,服用镇痛药不缓解,以后逐渐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胸椎CT示:T11椎体及附件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并突破骨皮质形成椎旁及椎骨内软组织肿块,椎体骨质破坏区出现边界模糊的象牙状高密度影,此高密度的中央密度高于周边密度,该椎体边缘可见骨膜反应。骨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为() A.血行转移。 B.淋巴转移。 C.跳跃性转移。 D.种植转移。 E.消化道转移。 胆囊结石的疼痛特点不包括() 多数为隐痛。 可有明显的胆绞痛。 常为夜间发作。 疼痛向腰背呈束带状放射。 疼痛与体位有关。 螺距等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螺距=扫描机架旋转一周床的运动距离/层厚或射线准直宽度。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