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肝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 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 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
B . 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和厌氧菌
C .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
D .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厌氧菌
E .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

患者,女性,32岁,面部蝶形红斑、多关节痛、口腔溃疡2个月,发热1周,A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SSA抗体阳性,血尿常规正常,目前无感染证据,治疗方案是() 泼尼松1mg/kg+NSAID。 泼尼松2mg/kg以上。 泼尼松1mg/kg+CTX。 泼尼松1mg/kg+NSAID+CTX。 泼尼松1mg/kg+NSAID+抗生素。 最早提出制方理论的医书是()。 《伤寒论》。 《黄帝内经》。 《肘后备急方》。 《圣济总录》。 《医方集解》。 P-选择素是() 血小板α颗粒。 血小板膜系统。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 血小板致密颗粒蛋白140。 以上均不是。 善于治疗热淋的药物是()。 车前子。 茯苓。 萆薢。 决明子。 茵陈。 下列关于刮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刮痧时用力应均匀,力度适中。 颈背部从上向下,胸部从外向内刮拭。 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90°。 刮痧部位应尽量拉长,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刮拭时可来回刮拭。 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