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707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格式塔

,其含义在于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或完形性,如知觉【答案】格式塔意为“完形”、“形状”

中实际呈现的形(形状、形体、形象、符号等)。格式塔初始于1910年韦特海默对似动现象实验的观察,认为对静止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视知觉运动现象并非个别感受的综合,而是一种全新的现象,是一种无需再分析的知觉结构,即它本身具有整体性。

2.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被认为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三方面功能: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3. 自陈测验

【答案】自陈测验是指由受评者自己填写,受评者对照量表和各项目陈述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并作出程度判断的测验。自陈测验实施方便,可作团体测评,但要求受评者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4.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5.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

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而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的情绪。

6.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

【答案】而部动作编码系统是测量而部各部位的肌肉运动系统。是艾克曼等人在总结过去对面部表情评定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的一个尽最大可能区分而部运动的综合系统,是迄今为Ih :最为详尽、最为精细的面部运动测量技术。它以而部肌肉运动为单位,是用以测量区域性的而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图式。

7. 比率智商

【答案】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式中IQ 表示比率智商,MA 表示心理年龄或智力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为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8. 认知风格

【答案】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特征,即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其中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要具有哪些条件?

【答案】(1)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例如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2)注意的分配有一定的条件:

①与主体对活动的熟悉程度有关。同时进行的活动必须要有一项是熟悉、接近自动化的程度。例如,学生上课边听边记,这是因为他们记笔记己经熟练了,把注意中心集中在听课上。

②与活动性质有关。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应属于同一活动内容或有机关联的活动。智力活动较难分配,操作活动较易分配。

③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联系,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很困难; 如果它们之间己经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例如,自拉(胡

,边歌边舞,将拉和唱、歌和舞形成系统,就有利于注意的分配。 琴)自唱(戏)

10.简述能力的发展趋势。

【答案】能力随个体年龄的发展呈现出下列发展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也有学者认为到40岁)达到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是稳定增长的。

(4)青年期和中年期是人生最漫长且工作最有力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在25~40岁之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5)能力的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 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11.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案】(1)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

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①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②四个有关的方面: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 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四是言语的发展。

(2)主要研究方法

①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几个月或几年)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这种研究关注的是某些具体心理特质的变化,如:语言、智力或感知能力。

②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每一个年龄组称为一个“群体”。

③群体一连续研究。这种方法克服了纵向和横断研究的缺陷,具体操作为: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

12.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关系。

【答案】(1)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三个结构,它们在记忆保存时间、记忆编码和记忆容量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

①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总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一般信息保存时间为0. 25~2秒钟,以物理特征编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当信息受到注意,即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若没被注意则很快消失。

②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一分钟以内的加工处理的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中间阶段,它保持时间约5秒~2分钟。一般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其信息容量为

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被言语复述则转入长时记忆,而对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会随时间流逝衰退而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