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理论。

A. 接受学习理论

B. 无意义学习理论

C. 发现学习理论

D. 有意义学习理论

【答案】D

2.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答案】C

【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3. 考试中越着急越回想不起来是因为( )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

A. 过弱

B. 较弱

C. 过强

D. 适中

【答案】D

4. 学生在了解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及面积的可加性原则后,生成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标准,这种学习属于( )。

A. 辨别学习

B. 概念学习

C. 规则学习

D 高级规则学习

【考点】加涅学习分类理论。

【答案】D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将学习分成了八类。辨别学习,是指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做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 概念学习是能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规则学习也称为原理学习,主要是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高级规则学习也称为解决问题学习,是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加涅认为,高级规则的学习以简单规则的学习为先决条件,简单规则的学习以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概念学习以辨别学习为先决条件,从而构成了一个累积的学习层次。高级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是指人把若干以前学到的法则(规则)组合成为若干原理(新规则或高级规则)去解决以前自己没有解决过的问题。

5. 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图式

D. 平衡

【答案】A

【解析】同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是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月亮是有生命的是幼儿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后获得的,是同化的过程。因此,答案选A 。

6. 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塑造行为的关键是( )。

A. 试误

B. 顿悟

C. 强化

D 模仿

【答案】C

7. 奥苏伯尔的( )是阐述他的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

A.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B. 《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

C. 《教育过程》

D. 《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

【答案】D

8.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 知识经验

B. 观念和信念

C 道德认识

D. 道德观

【答案】B

9. 小学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过渡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大约在( )。

A. 三年级上学期

B. 三年级左右

C. 四年级上学期

D. 四年级左右

【答案】D

10.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 能力

B. 技能

C. 兴趣

D. 刺激—反应联结

【答案】D

二、辨析题

11.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无明显差异

【答案】此观点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对其具体分析如下:

(1)通常将皮亚杰的知识建构观称为认知的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化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

(2)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则称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文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