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从轻处罚。 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盗窃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盗窃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与倒卖文物罪的区别与联系在于()。 犯罪目的相同,两罪都需要有特定的目的。 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处置管理制度;而后罪侵犯的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流通管理制度。 构成犯罪的条件不同,倒卖文物的行为构成犯罪,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而前罪并无这种要求。 犯罪对象不同,前罪的犯罪对象限于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后罪的犯罪对象为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具体表现在()。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 领导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 策划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 指挥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
15岁的周某将盗窃而来的2台电脑(价值8000元)拿回家中,其父明知是周某盗窃来的赃物,在公安机关侦查时,周父将赃物拿到后山掩埋起来,并将儿子送到外地躲避。周父的行为()。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构成窝藏罪。 构成妨害公务罪。 不构成犯罪。
下列关于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表述正确的有()。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甲因与车间主任乙不和,欲除之而后快。某日,甲将炸药带进车间,点燃后借故溜出,结果炸药早已失去药性,未造成任何损失。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