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工羲之被尊称为中国_____。

【答案】书圣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凡,因他曾任“右军将军”,后世称为“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与钟慈并称为“钟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2. 唐朝僧人玄奖赴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回国后口述成书的_____是当时中国了解西域和印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答案】《大唐西域记》

【解析】玄类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载誉回国,主持佛经翻译,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3. 公元前138~前126年_____通西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沿着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答案】张骞

【解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以便与之联合,共同抗击匈奴。在途中被匈奴扣留达十年之久,逃脱后,经楼兰、龟兹,翻越葱岭,经大宛、康居,终于到达人月氏,却遭拒绝。尽管这一次未能与大月氏取得联盟,但却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

4. _____最先把“教育”二字连用。

【答案】孟子

【解析】《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孟子最早将“教、育”两字连用,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 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

【答案】朱熹

【解析】南宋朱熹集理学的大成。朱熹继承北宋诸儒,揉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

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

6. 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中出生于元代的是_____。

【答案】赵孟頫

【解析】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他们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其中欧、颜、柳三人都是唐代人,只有赵孟顺是元代人。赵孟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篆隶行草无所不学,集晋唐书法大成,代表作有《仇锷墓碑铭》、《兰亭十三跋》、《度人经》、《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二、判断题

7. 孟子第一个深入探讨人的本性,提出“性善”论。

【答案】正确

【解析】孟了是主张“性善”的,按他的原意,“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属于“人”的四种“善端”,是人生来就具有。

8. 《逍遥游》是老子所作。

【答案】错误

【解析】庄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同样把“道”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但他在认识方面比老子更超然,在论述时比老子更幽默。他在《逍遥游》、《齐物论》等名篇中,表达了他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认为人应体认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则。

9. 现存北京的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高等学府。

【答案】正确

【解析】国子监后来在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一,到明代己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h}质的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北京国子监,就是元、明、清三代沿用的最高学府。

三、选择题

10.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于( )

A. 乾陵

B. 昭陵

C. 茂陵

D. 定陵

【答案】A 。

【解析】在唐代,以山为陵是帝王陵寝最为突出的形式,其中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

在陕西省乾县的梁山,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公元684年,地宫凿于梁山主峰之下,南边两峰,东西对峙,峰顶置,形成天然门户,气势宏伟异常。

11.我国用以记录自然季节的二十四节气,到西汉初年己经完整地出现在( )一书中。

A. 《吕氏春秋》

B. 《尚书·尧典》

C. 《史记·天官书》

D. 《淮南子》

【答案】D

【解析】为了计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古人还创制了“二十四节气”。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吕氏春秋》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等节气。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

12.我国行政区划实行“行省制”是从( )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答案】B

【解析】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行省制”。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直辖京师附近地区,如山西、河北等地,然后将其他地区分成十个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简称为“行省”。行省之下,设道、路、州(府)、县,这是行省制的开始。

13.洗礼是( )的礼仪。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答案】A

【解析】洗礼是基督教的一个很重要的仪式,表示洗净原有的罪恶,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来更新自己的生命,后来有了延伸意:比喻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或经过好方面的教育、引导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