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题库>临床化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丙型肝炎叙述不正确的为()

A . 丙肝可经输血传播
B . 抗HCV出现较慢,一般发病后2~6个月才为阳性
C . 一次抗HCV阴性可排除HCV感染的诊断
D . 慢性丙肝可间歇HCV-RNA阳性
E . 多数HCV感染者可出现抗HCV

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种载体材料中,则形成骨架型缓、控释制剂;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聚合物膜内,则形成贮库型缓、控释制剂。两种类型的缓、控释制剂所涉及的释药原理主要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或离子交换作用。关于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减少给药次数。 避免峰谷现象。 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适用于药物消除半衰期很长的药物(t1/2>24小时)。 减少用药总剂量。 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酚,在碱性溶液中,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后生成物与铁氰化钾反应,此反应为下列哪种反应() 氧化反应。 络合反应。 中和反应。 还原反应。 缩合反应。 当调压装置的针形阀、指挥器、辅助调压器等容易堵塞时,说明脱()效果不好。 萘。 硫。 苯。 氨。 脱萘筒中洗油高度应保持在简体高度的()以上,并且不得低于330mm。 1/3。 2/3。 2/5。 3/5。 脂质体(或称类脂小球)是一种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1971年英国Rymen等人开始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得的超微型球状载体。脂质体根据其结构和所包含的双层磷脂膜层数,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以便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目前已报道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长循环脂质体。 免疫脂质体。 温度敏感脂质体。 中药脂质体。 pH敏感脂质体。 关于丙型肝炎叙述不正确的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在人体感染病毒后而尚未产生抗体前的一段时间会有一个“窗口期”,丙肝的窗口期为3~6个月,因此不能一次阴性就排除HCV感染。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