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潍坊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702生物综合之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转胞吞作用(transcytosis )。
【答案】转胞吞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内吞作用,受体和配体在内吞中并未作任何处理,只是经细胞内转运到相反的方向,然后通过胞吐作用,将内吞物释放到细胞外,这种内吞主要发生在极性细胞中,如抗体转运到血液和奶汁就是这种运输。
2. GFP
【答案】GFP 的中文名称是绿色荧光蛋白,是指在水母中发现的,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其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 转变为非荧光形式。GFP 作为一种基因标志,可以进行蛋白质定位,研究蛋白质的分布、合成和降解以及运动等性质。
3. 染色体
【答案】
染色体
物质的形态单位。
4. 细胞膜抗原 是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质进一步紧密包装而成的遗传
【答案】细胞膜抗原又称膜抗原或细胞表面抗原。是高等动物及人类细胞质膜中分布的,能
,具有特定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代表其属性的一类特殊的复合蛋白(大多为糖蛋白)
产生特定的抗体。在人细胞膜上存在的抗原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不同个体之间乃至各种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膜抗原均不相同。除同卵双生者外,没有一个人的膜抗原与另一人完全相同。常见的细胞表面抗原包括人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白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等。
5. 膜泡运输
【答案】膜泡运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方式。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其粗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极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6.
次缢痕都是NOR 。核仁组织中心是有关。
第 2 页,共 39 页 基因所在部位,基因除外)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答案】(1)NOR 的中文名称是核仁组织中心,是指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但并非所有
(2)MTOC 的中文名称是微管组织中心,是指具有起始微管组装和延伸的细胞结构,细胞内的微管组织中心包括中心体和位于纤毛和鞭毛基部的基体等。MTOC 不仅为微管提供了生长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了微管的方向性。
7. 分子开关
【答案】分子开关是指通过激活机制或失活机制精确控制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级联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可分为两类:一类分子开关蛋白的活性由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控制,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放,蛋白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许多由可逆磷酸化控制的开关蛋白是蛋白激酶本身;另一类分子开关蛋白是GTP 结合蛋白,结合GTP 而活化,结合GDP 而失活。
8. 去垢剂(detergent )。
【答案】去垢剂(detergent )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子,分为离子型去垢剂和非离子型去垢剂两种;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二、选择题
9. 在匀浆和离心的过程中,细胞中破碎的内质网常形成近似球形的囊泡结构,称为( )。
A. 脂质体
B. 微体
C. 微粒体
D. 胞内体
【答案】C
【解析】微体是过氧化物酶体的别称。
10.最早生命体遗传物质的载体最有可能是( )。 A. B.
C. 蛋白质
D. 以上都是
【答案】B
【解析】从化学性质上推测,核糖较脱氧核糖更容易合成,因而最早的遗传物质的载体更可 能是而不是
1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衰老细胞结构的变化?( )
A. 有序排列的内质网不复存在,内质网成分弥散性的分布于核周胞质中
B. 线粒体的数量减少而体积増大,内容物呈现网状化并形成多囊体
C. 致密体数量大大减少,几近消失
D. 质膜处于凝胶相或固相;细胞间间隙连接减少
第 3 页,共 39 页
【答案】C
【解析】致密体是衰老细胞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绝大多数细胞在衰老时都会有致密体的积累。
12.每个核小体基本单位包括多少个碱基?( )
【答案】B
【解析】核小体是一种串珠状结构,由核心颗粒和连接DNA 两部分组成。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约200bp 的DNA 、一个组蛋白核心
13.以下关于吞噬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吞嗤泡直径一般大于250nm
B. 吞噬作用的进行需要触发机制
C. 吞噬泡的形成需要微管骨架的参与
D. 吞噬泡的形成需要微丝骨架的参与
【答案】C
【解析】吞噬泡的形成需要微丝骨架的参与。
14.在核糖体中执行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是( )。
A. 蛋白质
B.DNA
C.RNA
D. 糖类
【答案】C
【解析】核糖体是核糖体和核糖体蛋白复合物,其关键的部分是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催化机器,具有肽酰转移酶的活性;
而核糖体蛋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骨架帮助
维持正确的构象,以及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微调作用。
15.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 )。
A. 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
B. 观察活细胞
C. 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
D. 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
【答案】D
【解析】A 项,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一一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B 项,观察活细胞一一相差显微镜;C 项,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一一显微分光光度计以及流式细胞仪等;D 项,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一一扫描电镜。
第 4 页,共 39 页 各两分子)和一个H1。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