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829无机与分析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用一种试剂将钠的硫化物、多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彼此区分开来。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可以采用盐酸来区分,
硫化物溶于盐酸时产生
可通过气味或醋酸铅试纸检验反应方程式 为:
亚硫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
气体, 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硫代硫酸盐与盐酸作用有白色胶状硫磺生成,
并放出硫酸盐与盐酸不反应。 2. 已知
和
的离子半径分别为95pm 和96pm , 用离子极化的观点说明CuCl 和NaCl 在水中
气体, 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气体。
多硫化合物与盐酸作用生成多硫化氢, 多硫化氢不稳定, 易分解, 有白色胶状硫磺生成, 其离子
气体, 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的溶解度差别.
【答案】离子的极化是指由自身电场的作用, 使周围其他离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产生偶极矩的过程. 离子极化对键型和晶体构型产生影响而影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由于型而
是8电子构型
,
的半径与
不同
,
比
是18电子构
极化能力要强得多, 极化作用不同而使离子
键向共价键过渡的程度不同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3.
己知
和都是反磁性的羰合物. 推测它们的中心原子与CO 成键时的价层电子分布和杂化轨道类型.
【答案】由题意知各物质中不存在未成对电子, 则可推测其价层电子分布和杂化轨道类型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图
4.
解释下列事实:
(1)卤化锂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顺序为:(2)虽然锂的电离能比铯大, 但(3)虽然【答案】 (1)
离子半径增大, 极化率增大
共价键成分增强, 分子的极性减弱'
所以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非极性或弱极性溶质的溶解性可以用“相似者相溶”的经验规律加以说明:非极性或弱极性溶
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这是由于非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或弱极性溶质分子间的作用主要是色散力,
溶质分子极性愈小、相对分子质量愈大, 溶质与溶剂间的色散作用愈强, 当此种作用大于非极性溶剂
分子间的色散作用时, 则溶质易溶解. 非极性溶质难溶于极性溶剂, 是由于极性溶剂分子间主要是偶极
-偶极相互作用, 此种作用比非极性或弱极性溶质与极性溶剂分子间的诱导与色散作用大得多, 所以极性溶剂尽量把非极性或弱极性溶质分子“驱赶
”出去
, 以使系统结合得更稳定.
(2)虽然锂在升华及电离时吸收的能量均比铯大, 但
放出的能量比
因此,
与
因此可用
多) , 足以抵消前两项吸热而有余.
比作上述估计.
更负, 所以
小于
. 相近.
有关
, 考虑到从金属生成水合离子时
, 二者
的半径很小, 水合热比
大(
水合时
却比
小;
, 但金属锂与水反应不如金属钠与水反应激烈.
(2)锂的熔点高、升华焓大,
不易活化;
同时锂与水反应生成的LiOH 溶解度小,
覆盖在锂表面减缓了反应, 使反应不能进一步进行
. 因此, 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激烈
.
5. 说明为什么是反磁性物质?为什么不能稳定存在?
【答案】(1)(2)
化合物是由
和
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 即
可以写成
,
和
都无单电子, 因而
是反磁性的。
不能稳定存在可以由“惰性电子对效应”解释。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6. 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浓
与浓
作用生成
并加热到200℃时, 发现溶液的颜色为蓝绿色, 经检查反应
,
而
„受热超过其熔点(193°C) 时即分解为
和
开始时溶液中并无任何还原剂存在, 试说明上述变化的原因.
【答案】
又与
作用生成
的水合离子呈蓝绿色, 主要反应为
7. 盐A 溶于水后加入稀硫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产生和乳白色沉淀C 析出。气体B 通入溶液中也能得到C 。若在A
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出去之后, 在滤液中加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8. 有磷酸氢二钠、亚磷酸钠、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的四瓶白色固体试剂, 标签已经脱落, 试通过实验加以鉴别, 写出简单步骤、实验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答案】取四种固体分别溶于水,
各加入产生黄色沉淀的是磷酸氢二钠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
分别将未鉴别出的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溶液用乙酸酸化, 加入蛋白溶液(鸡蛋清溶于水) , 使蛋白溶液凝聚的是偏磷酸钠。
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的是亚磷酸钠:
溶液并充分反应, 有沉淀D 生成;将D 过滤
溶液有白色沉淀E 生成。D 和E 均不溶于氨水或盐酸。将适量的B
总反应为
通入NaOH 滤液后, 再加入C 后煮沸并充分反应又得到A 的溶液。问A 〜E 各是什么物质?写出
二、计算题
9. (1)在
iL 的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
淀析出, 至少应加入多少克
的氨水溶液, 问有无
(设加入固体
后, 溶液的体积
沉淀析出? (2)为了不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