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境卫生(医学高级)题库>环境卫生学总论题库

问题:

[多选] 探讨毒性机制的意义有()。

A . 阐明描述型毒性资料
B . 估计化学物所致的有害作用的可能性
C . 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
D . 设计危害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品
E . 开发对靶生物具有强烈选择毒性的农药

患者男,38岁,劳力性气促3年,双下肢水肿7个月,加重1周入院。10年前曾有游走性关节痛史。查体:Bp120/75mmHg,端坐位,呼吸急促,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2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粗糙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减弱,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遮盖第一心音,腹软,肝肋下2cm,两下肢凹陷性水肿。下列检查可作为确诊依据的是() A.心电图。 B.胸部X线检查。 C.胸部CT。 D.右心导管检查。 E.超声心动图。 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的是() 触酶阳性。 革兰阴性螺旋形。 兼性厌氧生长。 氧化酶阴性。 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 以下关于χ2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χ值没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可正可负。 χ检验实际上是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之间的比较。 χ检验中不能有实际频数为0的情况。 χ检验的自由度永远为1。 四格表资料中,计算理论频数时,只要按公式计算出一个,其他格子的理论频数可通过周边合计求得。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措施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全身支持疗法。 早期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早期用持续皮肤牵引或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 卧床休息,增加营养。 局部减压引流加植骨术。 患者,女,36岁。4年来上腹部隐痛伴嗳气、反酸,进食后加重。时有恶心、呕吐。服用制酸剂后症状缓解。查体:上腹部压痛。提问:Hp感染者在经过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方案治疗失败后,可以选择下列哪些方案继续治疗()。 A.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PPI+阿莫西林+甲硝唑。 PPI+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 PPI+铋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治疗方案。 铋剂+阿莫西林。 探讨毒性机制的意义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