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32管理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各种创新类型中,以( )将为企业创新提供异常丰富的机会。
A. 观念的改变
B. 人口结构的变化
C. 行业和市场结构变化
D. 新知识
【答案】D
【解析】一种新知识的出现,在各种创新类型中,以新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是最受企业重视和欢迎的。
2. 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以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 (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忽视
【答案】B
【解析】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 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强化可分成两大类:①正强化是指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加强,重复出现,如增加薪金、提升职位、对其工作成果的承认和赞赏等。②负强化是指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减弱,甚至消失,不进行强化或者忽视,也是负强化可用的方法,例如处罚。
3.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税金的交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等都属于( )性质。
A. 程序控制
B. 跟踪控制
C. 自适应控制
D. 最佳控制
【答案】B
【解析】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税金的交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等都属于跟踪控制性质。这是一种动态的跟踪控制。
4. 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行使的是( )的角色。
A. 代表人
B. 联络者
C. 发言人
D. 谈判者
【答案】A
【解析】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例如管理者有时必须参加社会活动,如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宴请重要客户等。这时,管理者扮演着代表人的角色。
5. 企业国际化经营时,一般会经历以下进程,请按顺序排列( )。
①全球化经营
②在销售市场建立经营基地
③追求低成本而在国外开设生产企业
④在国外直接投资
⑤开展进口业务
A. ⑤④③②①
B. ⑤③④①②
C. ⑤③④②①
D. ④⑤③②①
【答案】A
【解析】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历程是:①开展进口业务; ②追求低成本而在国外开设生产企业; ③在国外直接投资; ④在销售市场建立经营基地; ⑤全球化经营。
6. 激励的出发点是( )。
A. 人的需求
B. 动机
C. 人的心理
D. 人的行为
【答案】B
【解析】从激励的内涵看,意味着组织中的领导者应该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出发,认识员工的组织贡献行为。即认识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动机产生以后,人们就会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而目标一旦确定,就会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
7. 从外部招聘的缺点主要是( )。
A. 难以在质与量两方面均满足对管理人员的需要
B. 难以深入了解应聘者的情况及实际工作能力
C. 有可能打击未被提升者的积极性
D. 容易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
【答案】B
【解析】从外部招聘的缺点主要包括:①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 ②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 ③外聘对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8. 在平衡积分卡中,( )不仅是一个单独的衡量方面,而且是其他几个衡量方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财务
B. 客户
C. 内部经营过程
D. 学习和成长
【答案】A
【解析】财务衡量在平衡积分卡中不仅是一个单独的衡量方面,而且是其他几个衡量方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套平衡积分卡应该反映企业战略的全貌,从长远的财务目标开始,然后将它们与一系列行动相联系。
二、简答题
9. 简述梅奥霍桑试验的主要观点。
【答案】(1)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
①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研究人员选择一批工人,并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试验组,变化工作场所的照明强度,使工人在不同照明强度下工作; 另一组是对照组,工人在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发现,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说明:工作场所的照明只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微不足道的因素; 由于牵涉因素较多,难以控制,且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无法准确衡量。
②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一1928年4月)
从这一阶段,梅奥参加了试验。研究人员选择了5名女装配工和1名女划线工在单独的一间工作室内工作,1名观察员被指派加入这个小组。女工们在工作间可以自由交谈,观察员的态度也很和蔼。在试验中分期改善下作条件,这些条件的变化使女工们的产量上升。但过了一年半,在取消工间休息和供应的午餐和茶点并恢复每周工作六天后,她们的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上。看来其他因素对产量无多大影响,而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变能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并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