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执业综合练习题库>临床医学综合题库

问题:

[单选] 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监测肝素用量的试验是()。

A . 血小板计数
B . 3P试验
C . 出血时间
D . APT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E . 纤维蛋白原定量

能同时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是()。 羊水栓塞。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广泛创伤。 大型手术。 严重感染。 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外,应首先考虑()。 补充水与电解质。 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积极抗纤溶治疗。 及早应用肝素。 输注全血或血浆。 诊断缺铁性贫血最肯定的依据是()。 有慢性失血史。 血涂片见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 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血清铁降低。 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最可靠指标是()。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出现有核红细胞。 红细胞内出现Howell-Jolly小体。 下列情况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的常见原因,除了()。 多发性骨髓瘤。 类风湿关节炎。 孤立性骨髓瘤。 重链病。 浆细胞白血病。 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监测肝素用量的试验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为治疗DIC时,实验室监测肝素用量的试验题,难度居中。如参加过本病的治疗及实验室监测工作,此题回答应是不难的。因为治疗DIC时,用APTT监测肝素用量,是答案中最准确可靠的方法,其他答案不够准确及可靠。考生中有不少选B,是因为不了解3P试验的意义。3P(plasma-pro-tamine-paracoagulation)试验是测纤溶亢进的定性试验,不能监测肝素用量。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