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980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 )。

I .机器语言程序A. 仅

B. 仅 汇编语言程序硬件描述语言程序

C. 仅 D.

【答案】A

【解析】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可以直接执行的语言。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但其源程必须要翻译成目标程序成为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直接执行。硬件描述语言是电子系统硬件行为描述、结构描述、数据流描述的语言。

2.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是快速排序第2趟排序结果的是( )

A.2, 3, 5, 4, 6, 7, 9

B.2, 7, 5, 6, 4, 3, 9

C.3, 2, 5, 4, 7, 6, 9

D.4, 2, 3, 5, 7, 6, 9

【答案】C

【解析】对于快速排序,每一趟都会使一个元素位于有序时的位置,而有序序列为2, 3, 4, 5, 6, 7, 9, 与C 进行对比,只有9位于它有序的时候的位置,显然不是第二趟快速排序的结果

3. 下列有关浮点数加减运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对阶操作不会引起阶码上溢或下溢

右规和尾数舍入都可能引起价码上溢

左规时可能引起阶码下溢

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

A. 仅

B. 仅

C. 仅 D.

【答案】D

【解析】浮点数的加减运算步骤包括:①对阶,使两个操作数的小数点位置对齐,阶码小的

尾数右移,可能产生溢出,但是阶码不会溢出;②尾数求和,将对阶后的尾数按定点数加(减)运算规则运算;③规格化,包括左规和右规,左规时阶码减少,可能出现阶码下溢,而右规时,阶码増加可能出现阶码上溢;④舍入,该过程可能需要右规调整,因此可能出现阶码上溢;⑤溢出判断,浮点数的溢出与否是由阶码的符号决定的,而不是由尾数溢出判断的,因此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因此均正确。

4. 下列程常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外部循环的退出条件是

内部循环的退出条件是而对于k ,每次循环都执行所以循环次数为对于j ,每次循环都执行所以每次循环次数为n 次。所以此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O 即选C 。

5.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 )。

【答案】B

【解析】平衡二叉树是指左右子树高度差(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不超过1的二叉树。A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B 项中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 C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D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3。

6. 以下数据结构中,( )是非线性数据结构。

A. 树

B. 字符串

C. 队

D. 栈

【答案】A

【解析】非线性结构是指存在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结构和图结

构。

7. 程序P 在机器M 上的执行时间是20秒,编译优化后,P 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CPI 増加到原来的1.2倍,则P 在M 上的执行时间是( )

A.8.4 秒

B.11.7 秒

C.14 秒

D.16.8 秒

【答案】D 而

【解析】

8. 某设备中断请求的相应和处理时间为100m ,每400ns 发出一次中断请求,中断相应所容许的最长延迟时间为50ns , 贝U 在该设备持续工作过程中CPU 用于该设备的

百分比至少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每400m 响应一次中断并且用100m 进行处理,所以该设备的时间占用CPU 时间

百分比为中断响应容许的延迟时间对此没有影响,属于干扰条件。

9. 在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结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些结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被称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传输。所以本题答案应该是B 项。在OSI 模型中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服务。

10.

若一个栈以向量存储,初始栈顶指针top 为n+1,则下面X 入栈的正确操作是( )。

【答案】C

【解析】题中初始栈顶指针top 为n+1, 而栈顶指针又位于最大下标以上,此时入栈应进行先

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