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省培养单位南海海洋研究所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春材。

【答案】春夏季形成层活动旺盛,细胞分裂快,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大,管壁薄,木纤维数目少,细胞排列疏松,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

2. 适应。

【答案】适应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 原初电子供体。

【答案】原初电子供体即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向原初电子受体供给电子的。

4. 同位素示踪。

【答案】同位素示踪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技术。

5. 胚胎学。

【答案】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6. 顶端优势。

【答案】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分泌抑制腋芽生长的激素而导致只有顶芽更易生长的现象。

7. 同形世代交替。

【答案】同形世代交替是指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孢子体与配子体互相交替的现象。

8. 免疫耐受

【答案】免疫耐受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二、填空题

9. 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灭绝几个方面。

【答案】变异;选择;隔离

10.鸟类不同于哺乳动物,其呼吸系统有_____的构造,使得鸟类无论吸气还是呼气,都有新鲜空气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气囊

11,_____被子植物的成熟胚囊为含_____个细胞或_____个细胞核的_____子体它包括_____细胞、.

细胞、_____细胞和_____细胞(或两个极核)。

【答案】7;8;雌配;卵;助;反足;中央

12.定向行为必须依靠感觉器官,故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答案】视觉定向;听觉定向;生物钟定向

【解析】鸟类在迁徙过程中必须具有定向导航的能力,人类提出许多解释鸟类定向机制的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种看法:训练和记忆,地面视力定向,天体导航和磁定向。

13.植物有两个输导系统,分别是负责运输的_____和负责运输_____的_____。

【答案】水分及无机养料;木质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韧皮部

【解析】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又称输导组织,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合组织,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两部分。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軔皮部,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14.中生代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个纪,恐龙兴盛于_____纪,衰灭于_____纪。

【答案】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株罗;白垩

15.真菌门中纲的种类最多的是_____。

【答案】子囊菌

【解析】真菌门依据有性生殖器官或有性孢子的特征,分为四大类:接合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其中子囊菌纲植物是真菌门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约1950属,15000余种,分布广泛,在很多植物体和动物体上都能找到。

16.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者均源自骨髓中的_____。

【答案】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造血干细胞

17.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是研究_____和_____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答案】生物体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18.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

【答案】神经元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

中,由于植物的光呼吸速率低? 浓度。植物的光呼吸代谢是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途径的脱羧使维管束鞘细胞中

的亲和力高。由于

释放

,浓度提高,这就促进了Rubisco 的羧化反应,抑制植物叶肉细胞中的PEP 羧化酶对的亲和力高,【答案】(1

)维管束鞘细胞中有高的

了Rubisco 的加氧反应。 PEP 羧化酶对(2)即使维管束鞘细胞中有光呼吸的在未跑出叶片前也会被叶肉细胞中的PEP 羧化酶

再固定。

20.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

【答案】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21.请从C 循环和N 循环为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1)C 循环

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动物的排泄物、动植物的遗体被分解者利用,分解后产生的

返回大气。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圈到植物和动物,再从植物和动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圈。

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生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细菌和真菌是最主要的分解者。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没有分解者将导致生物残体的堆积,从而影响物质的再循环,使生态系统崩溃。

(2)N 循环

氮是构成生物有机体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组成成分。大气中的氮含量约占79%,但游离的分子氮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只有被固定为无机氮化合物(主要是硝酸盐和氨)才能被植物所利用,其中以生物固氮最为重要。

固氮细菌(如根瘤菌)和某些蓝藻,以及闪电和工业生产都可把分子氮转化为氨或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用于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质,进入食物链。

动植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经氨化细菌等微生物分解产生氨,或氨再经过亚硝酸盐而形成硝酸盐被植物所利用。另一部分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转变为分子氮返回大气中。

22.什么是物种?物种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隔离的较小种群比较大种群更容易产生新物种?

【答案】(1)物种的定义

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够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在有性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