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38戏剧影视史论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38戏剧影视史论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38戏剧影视史论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8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38戏剧影视史论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14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38戏剧影视史论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19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38戏剧影视史论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25
一、填空题
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_______一书。
【答案】《论语》
【解析】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喻栋梁之材。凋,凋谢。意思是年岁最寒冷的时候,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凋谢的道理。
2. 《山石》是唐代_______的七占代表作。
【答案】韩愈
【解析】《山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_______。
【答案】《白马篇》
【解析】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揉,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诗赞赏幽并游侠儿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寄托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幢憬。
4. 王褒《_______》以善于描摹物态著称。
【答案】洞箫赋
【解析】《洞箫赋》是西汉时期通音律、善辞赋的文学家王褒创作的一篇以音乐为题材的作品。因现存的赋体中属首创,故后人称之为“诸音乐赋之祖”。该赋详细记述了箫的制作材料的产地情况,工匠的精工细作与调试,乐师高超的演奏,以及音乐的效果及其作用等。该赋结构合理,布局完整,对后世影响较大。
5. 陶渊明曾做过祭酒、参军,还做过_______令。
【答案】彭泽县
【解析】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宫归隐。有《陶渊明集》。
6. 池塘生春草,_______。
【答案】园柳变鸣禽
【解析】出自《登池上楼》,谢灵运作,这首诗写于诗人因受到宋新贵集团排挤而任永嘉太守之时。所以这首诗的情绪比较低沉,萦绕着进退维谷的忧郁和无可奈何的怅恨。
7. “活法”论由北宋后期江西诗派_______提出。
【答案】吕本中
【解析】吕本中的“活法”论是他后期提出的作诗主张。江西诗派以奇峭僻涩为特点。而吕本中则有意用李、苏的疏畅自然补救其弊。吕本中的“活法”即“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有意识“以苏济黄”,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流转圆美”的新途径。
8. 辛弃疾的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并以豪放悲壮为主导,人们称之为“_______体”。
【答案】稼轩
【解析】辛弃疾以散文句法和经子诗赋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 他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 他的词无论长调或小令,都充分体现了他的才情和人格。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9.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
【答案】山河表里潼关路
【解析】出自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此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
10.“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均出自于《_______》。
【答案】战国策
【解析】《战国策》作为史学名著,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此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和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借用寓言阐述道理。成语“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均出自这里。
11.清初拟话本小说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_______》和《十二楼》。
【答案】无声戏
【解析】《无声戏》《十二楼》是李渔自兰溪移家杭州后数年间作成并刊行的作品,其中《无
声戏》分内外两集,共18篇。
12.汉初传授《诗经》的有四家,分别是_______。
【答案】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鲁之毛亨和赵之毛苌
【解析】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鲁之毛亨和赵之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虽然晚出,在西汉也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13.公安派的创作主张是“独抒性灵,_______。”
【答案】不拘格套
【解析】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公安派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口号。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
14.《史记》中首篇总论性文章是_______。
【答案】《太史公自序》
【解析】《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
15.《庄子·寓言》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_______口出,和以天倪。”
【答案】危言
【解析】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也曾自诩其文章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三言”中,“寓言”是指出自虚构、别有寄托的语言:“重言”是指援引或摘录前贤或古人的谈话或言论; “卮言”是指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义美感的语言。
二、论析题
16.屈原《离骚》的艺术特色和影响。
【答案】屈原《离骚》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屈原《离骚》的艺术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为:
(1)《离骚》的艺术特色
①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