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财经大学806经贸英语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消费者均衡
【答案】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人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其中入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的均衡。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的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簇可以覆盖整个坐标平面。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那么,当一个消费者面临‘条既定的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时,只有既定的预算线和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满足
2. 价格歧视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条件:
(I )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
。
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3. 替代效应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是价格变化的总效应之一,还有一个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般在程度上比收入效应大,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一般而言,替代效应总是负的,就是说,在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4. 拍卖人假设
,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假定市场存在一位【答案】实现经济一般均衡采取的是一种“试探过程”
,其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拍卖人”
拍卖人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是:首先, 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一致,则他就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组价格上成交; 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拍卖者则修正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 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
5. 双边垄断
【答案】双边垄断是指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上作为生产要素的买方也是垄断者。双边垄断是一种特殊的不常见的形式,即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是唯一的垄断者。在这样的市场中,一般买方垄断势力和卖方垄断势力可能相互抵消,买方垄断力的存在可能减弱了卖方垄断的效力,或者卖方垄断力的存在减弱了买方垄断的效力。而这种情况下的均衡也不同于完全竞争的结果。
如果出现双边垄断,究竟在什么样的价格上成交,成交量多少,具有不确定性,这只能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来决定。在双边垄断的情况下,讨价还价的结果可能是:买方垄断者倾向于价格由边际成本决定,而卖方垄断者则倾向于价格由边际价值决定。
二、计算题
6. 一位养蜂人与一家果园相邻,果园主因蜜蜂而受益,因为每箱蜜蜂大约能为一亩果树授粉。然而,果园主并不向养蜂人付费,因为蜜蜂不请自来。但养蜂人的蜜蜂并不足以使全部果园都授粉,因此,果园主必须以每亩果树10元的成本,用工人来完成人工授粉。假设养蜂人的边际成本为MC=10十2Q ,其中Q 为蜂箱数。每箱生产价值20元的蜂蜜:
(1)养蜂人会维持多少箱蜂蜜?
(2)对社会来说,这是不是经济上有效率的蜂箱数? 为什么?
【答案】(1)养蜂人的利润函数为:
π=20Q-TC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5。
即养蜂人会维持5箱蜂蜜。
(2)如果果园主有小于或等于5亩的果园,则对社会来说,这是经济上有效率的蜂箱数,因为此时果园主不用雇佣工人就能完成果园授粉,因此对他来说节省了成本。
但如果果园主的果园大于5亩,则对社会来说,这不是经济上有效率的蜂箱数,因为此时果园主需要雇佣工人才就能完成果园授粉,因此对他来说增加了他管理果园的成本。
7. 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0000-3200P,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Q=15000+1300P; 单个企业在LAC 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10,产量为20; 单个企业的成本规模不变。
(1)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判断(1)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求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3)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变为Q=72000-3200P, 短期供给函数为Q=27000+1300P,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
(4)判断(3)中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求行业内厂商数量。
(5)判断该行业属于什么类型。
(6)需要新加入多少企业,才能实现由(1)到(3)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答案】(1)市场短期供求平衡时,由供给等于需求得:
60000-3200P=15000+1300P
解得:P=10,Q=28000。
即市场短期均衡价格为10,短期均衡产量为28000。
(2)(1)中市场处于长期均衡,因为其短期均衡价格等于单个企业在LAC 曲线最低点的价格l0。行业内厂商数。
(3)若市场供求变动,由供给等于需求得:
72000-3200P=27000+1300P
解得:P=10,Q=40000。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