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信息工程研究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某单处理机多进程系统中有多个就绪进程,则下列关于处理机调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B. 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C. 在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D. 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答案】C

【解析】首先要注意本题选的是错误项,看题一定要仔细。其次要注意本题选项的说法,例如A 项“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而不是“必须进行调度”或“只能在此时进行调度”,因此A 项的含义仅仅是此处可以调度,并非一定要调度或者只能此时调度,类似的B 项、D 项也是如此。这也是容易判断出错的一个地方。

接下来分析选项,A 项是进程结束时可以进行处理机调度,明显是正确的。一个进程结束后,进程撤销,处理机此时应当处理下一个进程了,因此会出现处理机调度,A 项正确。

B 项中关键词为“创建新进程后”。在创建新进程后,会将新进程插入到就绪队列中等待调度执行,接下来会发生如下几种情况:(1)处理机继续执行当前任务;(2)该新建进程比较紧急,处理机暂停当前活动转而调度执行该进程(系统为可抢占调度策略)。因此,当紧急任务进入就绪状态时,可能会发生处理机调度,B 项也正确。

C 项的关键词是“在临界区”和“不能”。进程在临界区时是不允许其他相关进程进入临界区的,因为当前进程正在访问临界资源,其他进程无法访问。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系统中还存在着与这类进程无关的其他进程,其

他进程的执行并不会受到这类进程是否处于临界区的影响。系统可以暂停该进程的执行,先去处理其他与之无关的紧急任务,处理完后再返回来继续执行剩余的临界区代码。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生处理机调度(因为处理机干别的去了),因此当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也可能会发生处理机调度,C 项错误。

D 项很简单。系统调用结束之后返回正常执行的过程中,此时肯定可以进行处理机调度切换执行其他的进程,因此D 项正确。

2. 在采用DMA 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 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B. 在DMA 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C. 由CPU 执行的程序完成的

D. 由CPU 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

【答案】B

3. 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P1和P2两个作业,P2比P1晚5ms 到达。它们的计算和I/O操作顺序如下:

P1:计算60ms ,I/O80ms,计算20ms 。

P2:计算120ms ,I/O40ms,计算40ms 。

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

A.240ms

B.260ms

C.340ms

D.360ms

【答案】B

【解析】画出PI 和P2的运行甘特图如图所示。P2晚到,因此先从PI 开始执行,由图可知最少时间为

260ms.

图 P1和P2的运行甘特图

4. 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 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

B. 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

C. 可用同步方式,也可用异步方式

D. 必须采用应答方式

【答案】C

5. 在中断周期中,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的操作由完成( )。

A. 硬件

B. 关中断指令

C. 开中断指令

D. 软件

【答案】B

6. 设与某资源相关联的信号量初值为3, 当前值为1,若M 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N 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则M ,N 分别是( )。

A.0, 1

B.1, 0

C.1, 2

D.2, 0

【答案】B

【解析】首先应该明确资源型信号量的含义。资源型信号量可以用来表示某资源的当前可用数量,初值与对应资源的初始数量相同,题目中信号量初值为3, 表示该资源初始时有3个。

信号量当前值K>0时,表示此资源还有K 个资源可用,题目中信号量当前值为1,表示还有1个可用资源,M 应该为1。由于还存在可用资源,所以此时不应存在等待该资源的进程,N 应当为0。因此答案选B 项。

7.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用户态发生的事件是( )。

A. 系统调用

B. 外部中断

C. 进程切换

D. 缺页

【答案】C

【解析】判断能否在用户态执行的关键在于事件是否会执行特权指令。

首先看A 项,系统调用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程序调用内核函数的,当用户程序执行系统调用时,会使CPU 状态从用户态切换至系统态并执行内核函数,执行结束之后将控制权还给用户程序,并且CPU 状态从系统态切换至用户态。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系统调用的执行过程中CPU 需要切换至系统态,但系统调用(或者引用、调用)是在用户态发生的,是系统特意为用户态设计的,因此系统调用可以发生在用户态。

B 项为外部中断,很多考生会被中断二字影响,认为涉及中断的都应该是系统态的事情,而不能在用户态执行,因此选错。中断在系统中经常发生,如键盘输入会引发外部中断(外部中断是指由外部事件引起的中断,比如鼠标单击和键盘输入等操作引起的中断);进程缺页会产生缺页中断等,这些都经常发生在用户进程中,自然这些也都是用户态的事件。以键盘输入举例,一个用户进程需要用户输入一串命令,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时会引发外部中断(此时CPU 还是用户态),此时系统会切换至系统态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这时CPU 转变为系统态),处理程序处理之后将输入结果返回给用户程序并将CPU 状态切换为用户态,中断处理结束。由此过程可见,中断的发生和处理与系统调用类似,都是发生在用户态,通过切换至系统态完成对应功能,然后返回至用户态。系统调用和中断的发生是在用户态,处理是在系统态。

看D 项,缺页与B 项类似,用户态执行进程缺页时会产生缺页中断(中断发生在用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