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642药学综合二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三重态或三线态
【答案】当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时,自旋量子数都为1/2, 其总自旋量子数s=l。电子能级的多重性用+1=3, 即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能级多重性为3, 此时分子所处的电子能态称为三重态或三线态,用T 表示。
2. 后沉淀
【答案】在一定条件下,当某沉淀析出后,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溶液中本不能析出沉淀的组分也在该沉淀表面逐渐沉积出来的现象称为后沉淀。消除后沉淀的方法是缩短沉淀和母液共置的时间。
3. 二级图谱
【答案】有高级偶合(不服从n+1律)的图谱称为二级图谱或二级光谱,也称为高级图谱。
4. 核磁共振波谱法
【答案】在强磁场的诱导下,一些原子核产生核自旋能级裂分,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分子时,便能引起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即核磁共振(NMR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测定、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
5. 简并
【答案】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而合并的现象称为简并。
6. 弛豫历程
【答案】激发核通过非辐射途径损失能量而恢复至基态的过程称为弛豫历程。
7. 积分吸收
【答案】积分吸收是指原子吸收曲线下所包括的整个面积,即吸收系数对频率的积分。
8. 物理干扰
【答案】试样在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试样物理特性的变化引起吸光度下降的效应称为物理干扰。消除办法:标准加入法、配制与被测试样组成相近的对照品。
二、选择题
9. 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采用的基准物是( )。
A. 苯与环己烷
B. 苯和正庚烷
C. 正构烷烃
D. 正丁烷和丁二烯
【答案】C
【解析】气相色谱法中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一般采用正构烷烃作为基准物。
10.滴定分析中要求滴定误差≤0.1%, 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样品的质量至少要( )。
A.O.lg
B.0.3g
C.0.2g
D.0.5g
【答案】C
11.若以EDTA 为滴定剂,滴定某金属离子M ,现要求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小于或等于0.1%,则在滴定时应控制的酸度条件必须满足( )。
A.
B.
C.
D.
【答案】D
12.固定相用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样品的调整保留时间( )。
A. 不变
B. 増大1倍
C. 稍有増加
【答案】A
【解析】样品的调整保留时间反映样品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小,它与用量多与少无关。
13.今有0.4000mol/L的HCr 溶液lOOOmL ,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0.5000mol/L的溶液需加入1.0mol/L的HC1溶液( )。
A.200.OOmL
B.400.OOmL
C.100.OOmL
D.300.OomL
【答案】A
14.有AB 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 溶液用1.0cm 吸收池,B 溶液用3.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
A.A 是B 的1/3
B.A 等于B
C.B 是A 的3倍
D.B 是A 的1/3
【答案】D
15.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0.020mol/LEDTA滴定相同浓度的
( )。
A.6.5
B.8.0
C.11.5
D.10.0
【答案】A
【解析】
16.在正相色谱中,正己烷、正己醇和苯的洗脱顺序是( )。
A. 正己烷、苯、正己醇
B. 正己烷、正己醇、苯
C. 正己醇、苯、正己烷
D. 苯、正己烷、正己醇
【答案】A
【解析】在液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为正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为反相色谱。在正相色谱中,出峰次序为组分极性由小到大。
17.(多选)原子吸收线的轮廓用以下哪些参数来表征?( )
A. 吸收系数
B. 中心频率
C. 谱线宽度
D. 谱线半宽度
【答案】BD
【解析】原子吸收线的轮廓以原子吸收谱线的中心频率(或中心波长)和半宽度表征。
已知值为则化学计量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