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之中国宪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目录

2017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之中国宪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 2 2017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之中国宪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 18 2017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之中国宪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 31 2017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之中国宪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 46 2017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之中国宪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 59

一、简答题

1. 简述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与职权。

【答案】(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国家为维护宪法和法律统一实施而实行的一种专门监督,这种专门监督的权力,通称检察权。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是专门执行法律监督的国家机关,它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各级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行监督,以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统一的实施。

(2)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根据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主要有以下几项职权:

①法纪监督。法纪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对背叛国家、分裂国家以及严重破坏国家法律、政策、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这也称特种法纪监督; 对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读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决定是否逮捕、起诉。

②侦查监督。包括对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不起诉; 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③公诉和审判监督。这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 出庭支持公诉; 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于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④对开」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2. 宪法实施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宪法实施的内容包括:

(1)宪法原则、制度和政策的实施

①宪法的基本原则是立宪和宪法实施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它们指导着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构成一部宪法的主线、核心和灵魂。

②宪法的政策和指导原则通常不能像基本权利那样具有可诉性,但它对立法机关和其他公权力主体同样具有拘束作用。

③宪法政策是宪法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宪法中规定的基本国策或者国家政策。

(2)宪法权利自由的实施是衡量一国宪法实施的关键标志。基本原因如下:

①立宪的本意就是为了通过宪法制约公权,保护公民权利自由。

②相对于公权来说,公民处于弱势一方,在权利的实现上,对国家权力有很大的依赖性。 ③公民宪法权利自由的实施程度与宪法文本规定并不总是一致。

(3)宪法权力的实施

①宪法权力是与宪法权利相对而言的概念,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权力,表现在宪法文本卜则为宪法权力条款。

②实施宪法权力条文主要要达到两方面的目标:

a. 宪法权力得到良好的分立制衡、相互尊重和合作;

第一,分权和制衡

实施宪法权力条文,首先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分权和制衡,这样才能防止权力集中和腐败。分权制衡本身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权保障。

第二,权力的相互尊重和合作

权力分立不是绝对的,分权制衡同样允许甚至要求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和谐运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使权力为人权服务。

b. 充分发挥权力服务于人权的功能。

宪法权力条款的日的不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人权。要使权力真正成为人权保障的造福之剑,必须将权力纳入宪法规范和控制的范围内。

3. 政协全国委员会有哪些人员组成? 它的职权有哪些?

【答案】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代表所组成的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组织。人民政协的组织有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1)政协全国委员会的组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凡赞成政协章程的党派、团体或个人,经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同意或协商邀请,可参加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成为组成单位或个人。

(2)政协全国委员会的职权

①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

②选举全国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③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④讨论本会重大工作方针、任务并作出决议;

⑤参与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提出建议和批评。

4. 简述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国家机构中的表现。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即在民主基础卜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发扬民主的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管理,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过程; 实现集中的过

程是汇集多数意见,形成统一意志,保证广大人民利益实现的过程。民主和集中都以遵守宪法和法律为前提。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国家权力机关同人民的关系方面。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出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从而形成一个从民主到集中,由集中再回到民主的良h}循环过程。

(2)在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居于核心地位。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决议等规范性文件,其他国家机关必须贯彻执行。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注意尊重地方国家机关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其首创精神。

5. 简述宪法作用于公民和国家的方式的区别。

【答案】宪法对公民权利行为的规范主要是保护性的,而对国家权力行为的规范则是限制性的。

(1)宪法采用不完全列举的方式为公民设定自由和权利,这些自由和权利对公民来讲都是一种原则性的、有选择性的指引,并且在权利列举之外,只要宪法未禁止和限制的领域就应视为公民的自由; 而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则是具体确定的指引,主要表现为限制权力的范围,越权行为无效。

(2)宪法设定公民权利,是以“可以这样做”的模式来确定的,公民有权选择为或不为这样的行为:而宪法对于国家权力的确定。同时也是一种国家职责的设定方式。

(3)宪法不仅限制国家权力的范围,同时也限制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 而公民权利在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的方式可以由公民自由选择。

(4)在评价作用方面,宪法对公民权利行为的评价,重在评价其行为本身,对其行为的动机、日的、后果的评价则是次要的; 而对国家权力行为的评价,则既重视其行为本身,又重视其行为的动机与后果。

6. 什么是政党? 政党与国家机关之间关系如何?

【答案】(1)政党的定义

政党是以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组织,在代议制民主政体里,政党争取执政一般以参选为手段,并有时结成政治联盟,在必要时联合执政。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

(2)国家机关的含义

国家机关是指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国家元首、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3)政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思想、组织等三种形式实现对国家的领导。政治领导是指国家机关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思想领导就是国家机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组织领导就是国家机关的主要干部要由党组织推荐。各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