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SQLServer2000中,有商品表(商品号,商品名,单价)和销售表(商品号,销售时间,销售价格)。现要限制“销售价格”的取值必须在此商品“单价”的0.6到1.5倍范围之内,实现这个约束的正确代码是( )。
A.CHECK B.CHECK
C.CREATETRIGGERtri_____SalesON销售表FORINSERT ,UPDATE
AS IFEXISTS
ONa. 商品号=b.商品号
WHERE 销售价格
ROLLBACK
D.CREATETRIGGERtri_____SalesON销售表INSTEADOFINSERT ,UPDATE
AS
IFEXISTS (SELECT*FROMINSERTEDaJOIN商品表b
ONa. 商品号=b.商品号
WHERE 销售价格
ROLLBACK
【答案】D
【解析】FOR 是后触发型触发器,在成功执行引发的SQL 语句中指定的操作,并且成功完成所有的约束检查后,才执行此触发器。INSTEADOF 是前触发型触发器,指定执行触发器而不执行引发触发器执行的SQL 语句,从而完成替代触发语句的操作。
2. 下列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是( )。
. 标识和理解问题
. 构建关系模式
. 实现应用系统
. 建立功能模型 A. B. C. D.
【答案】A
【解析】需求分析包括标识问题、建立需求模型、描述需求和确认需求等过程。其中,建立
需求模型包括需求概述、功能需求、信息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和其他需求等。
3. 关于OLAP 和OL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OLTP 事务量大,但事务内容比较简单且重复率高
B.OLAP 的最终数据来源与OLTP 不一样
C.OLAP 面对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
D.OLTP 以应用为核心,是应用驱动的
【答案】C 【解析】
用用户不同。
4. 设有两个事务一样,最终数据来源都是来自底层的数据库系统,但是由于两者的使其并发操作如下表所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表中事务并发操作过程
A. 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 该操作丢失修改
C. 该操作不能重复读
D. 该操作读“脏”数据
【答案】D
【解析】事务读出数据A 并做了修改,事务读取同一数据,随后由于某种原因被撤消,执行回滚,这时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100,
一致,称为“脏”数据。
5. 下列用于数据库概念设计的方法是( )。
A.DFD 方法和IDEFIX 方法
B.E-R 方法和IDEFO 方法
C.E-R 方法和IDEF1X 方法
D.DFD 方法和IDEFO 方法
【答案】C
【解析】概念设计指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的过程。常见的用户数据库概念设计方法包括E-R 方法和IDEFIX 方法等。
读到的数据200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
6. 关于E-R 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个1: n 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n 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B. —个1: 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C. 一个m : 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D.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实体间的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答案】C
【解析】将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型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①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②一个m : 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 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③一个1: 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 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 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 端实体 的码。
④一个1: 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⑤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 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⑥同一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即自联系,也可按上述1: 1、1: n和m : n这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⑦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
7. 现有关系模式R (学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对其进行分解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下列( )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A.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B.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C.R1 (学号,姓名)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D.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 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又不传递依赖于码,则这个关系属于第三范式。同时在对关系进行规范化的过程中,对于关系的分解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考虑新关系与 原关系在数据上的等价、在依赖上的等价,甚至是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否则就很可能达不到规范化目的。
A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也达到3NF 要求, 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