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52中国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52中国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52中国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15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52中国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29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52中国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43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52中国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58

一、名词解释

1. 熊佛西

【答案】熊佛西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27部多幕剧和16部独幕剧,代表剧作有《赛金花》《上海滩的春天》等。对于戏剧教育,他一贯主张“教育民主”、“学术自由”,坚持“戏剧教学不能拘束于课堂,必须通过舞台实践”。此外,熊佛西提倡戏剧大众化,立足于农村,注目于农民。为此,他进行了戏剧大众化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2. “革命加恋爱”模式

【答案】“革命加恋爱”是指初期左翼文学创作的一种文学模式。其作品多描写知识分子革命者的革命生活、恋爱生活等,是普罗文学许多作品的重要内容。代表作品有洪灵菲的《流亡》、蒋光慈的《冲出石围的月亮》等。这类作品一方面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的青年知识分子面临个人与革命冲突的普遍问题,通过革命与恋爱的矛盾塑造出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其中孕育着30年代知识新人的最初形象。另一方面,它们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理解的比较简单,大多数表现为革命战胜恋爱或情感在革命中升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与表达。

3. 丁西林

【答案】丁西林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物理学家,是我国现代幽默喜剧的开创者和话剧运动的先驱者,有《丁西林剧作全集》行世。1923年发表独幕喜剧《一只马蜂》,1925年创作独幕喜剧《压迫》,喜剧风格趋于成熟。抗战时期发表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妙峰山》等,更显纯熟的喜剧技巧。建国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剧协常务理事等职。写有戏曲剧本《雷峰塔》《胡凤莲与田玉川》,历史喜剧《孟丽君》,同时翻译英国戏剧作品。其剧作长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喜剧因素,设置戏剧冲突,风格轻松诙谐,对话机智幽默。

4. 文学研究会

【答案】文学研究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学团体。1921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等。不久,活动中心移到上海,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代用机关刊物。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的现实主义主张,要求文艺表现或讨论社会人生问题,关心人民的疾苦。会员遵循这一创作原则,写出一批“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要求。除创作外,还在新文学理论探讨一、外国文学译介诸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5. 小品散文

【答案】小品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开创期的散文作品,一般是指散文中短小隽永而偏重于记叙、抒情、述感一类的文章,又称小品文。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作家,高举“闲适”文学的大旗,对明代小品文推崇备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探索和发展,小品散文开始兴盛。周作人是一个负有盛名、具有影响的小品散文作家。至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文学审美观念的成熟,小品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越发引人重视,小品散文再掀热潮。

6. 新歌剧

【答案】新歌剧是“五四”以来逐渐发展形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它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又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秧歌、戏曲等)的某些手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新型剧式。为了与我国传统的歌剧一一戏曲相区别,通常称作新歌剧。代表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

7. 《汉园集》诗人

【答案】《汉园集》诗人是指中国现代派诗群中三位杰出的现代主义代表诗人:卞之琳、何其芳和李广田。1936年,汉园三诗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 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 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尸诗人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

8. 鸳蝴派

【答案】鸳蝴派是鸳鸯蝴蝶派的简称。鸳鸯蝴蝶派是盛行于清末民国初的文学流派,以小说创作为主,20世纪三十年代趋于衰微。该派无严密的组织,只是一批趣味相近的文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投合,有部分南社社员。作家作品多,活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早期代表作如《玉梨魂》《孽冤镜》《兰娘哀史》等,多为文言哀情小说。“五四”以后则多用白话创作。晚期作品如《啼笑因缘》等,也吸取了新文学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该派作品题材,不限于爱情,还有社会、武侠、侦探、讲史、讽刺、谴责、公案等。

9. 新感觉派

【答案】新感觉派是20世纪我国第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蜚存、刘呐鸥、穆时英,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1932年至1935年,施蛰存主编大型文学期刊《现代》,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发表阵地。新感觉派小说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新感觉派的根本特点是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代表作品有刘呐鸥《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施蛰存《石秀》《将军底头》等。

10.南玲北梅

【答案】南玲北梅是指沦陷时期上海的张爱玲与北平的梅娘两位女作家。1942年北平的马德增书店和上海的宇宙风书店联合发起“读者最喜爱的女作家”评选活动,梅娘与张爱玲双双夺魁,从此有“南玲北梅”之誉。两人的小说有相似性,均是在婚姻恋爱的题材中凸现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生活遭遇。然而,相较张爱玲融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的古今杂错、华洋兼备、雅俗共存的文学气味而言,梅娘的叙述要比张爱玲“俗”。

二、简答题

11.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鲁迅是怎样论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 他与毛泽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有怎样的区别? 为什么?

【答案】文艺与政治同属意识形态范畴,关于二者的关系人们或是出于现实政治利益的考虑或是文学观、政治思想的不同,历来都有不一样的看法。

(1)鲁迅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

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鲁迅认为,文艺与政治不可能相安无事,因为冲突很可能是它们的常态。他指出:“我每每觉到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 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在不同的方向。”马尔克斯曾经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文艺为什么不安于现状。但为了维护政府或政党的利益,政治往往希望社会稳定平安,于是,维持现状就成了政治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文艺不安于现状,政治却要维持现状,这样,两者的冲突就无法避兔了。在鲁迅看来,文艺与政治的冲突,实际上又是文艺家与政治家的冲突。

(2)毛泽东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过论述。其基本观点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艺服从于政治,这里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从此之后,文艺服务于政治、文艺从属于政治成为一项文艺政策。

(3)鲁迅与毛泽东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看法的区别

①两人的立场和角度不一样

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鲁迅与毛泽东所持的立场、所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故其观点差异很大。鲁迅是从文学家的角度看问题的,所取的是文学家的立场; 毛泽东则是从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的,所取的是政治家的立场。

②两人的观点造成的影响不一样

由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语境之中,它在当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并且影响了赵树理等人的创作。但能否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显然需要进一步讨论。验之于1949年以后的文艺实践,鲁迅的冲突说更能给人带来启迪。文学不从属于政治,文学有其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