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85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1)

的中文名称是P 型质子泵。P 型质子泵是存在于植物细胞、真

电化学梯度,并用驱动的同向协同运输

菌和细菌的细胞质膜上的H+转运通道,将H+泵出细胞,建立和维持跨膜的来驱动转运溶质摄入细胞,例如,细菌细胞对糖和氨基酸的摄入主要是由完成的。

(2)Vtypeprotonpump 的中文名称是V 型质子泵。V 型质子泵存在于动物细胞的胞内体膜、溶酶体膜,破骨细胞和某些肾小管细胞的质膜,以及植物、酵母及其他真菌细胞的液泡膜上。转

中不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其功能是从细胞质基质中泵出

进入细胞器,保持特定的pH 值。

P 型质子泵和V 型质子泵都只转运质子,且都属于A TP 驱动泵,利用A TP7JC 解释放的能量

将进行跨膜转运。

2. 微管蛋白流

等条件下,微管蛋白异二聚体不 不存在时,微管蛋白流就不会发生。

【答案】微管踏车学说认为微管组装过程中,在端解聚下来,又到正极端聚合的流动称为微管蛋白流,但

3. 分子伴侣

【答案】分子伴侣

断地在微管正极端聚合使微管延长,而微管的负极端则因微管蛋白的解聚缩短。微管蛋白从负极

是指在细胞中的某些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

蛋白家族。

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但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如信号识别颗粒和

4. 朊病毒(prion )。

5. 非共生起源学说

【答案】非共生起源学说

【答案】朊病毒是指仅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是指认为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

的好氧细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大,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呼吸作用的膜表面的一种学说。开始是,通过细菌细胞膜的内陷,扩张和分化(形成的双层膜分别将基因组包围在其中)后形成了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雏形。

6.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

第 2 页,共 40 页

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化

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

7. 选择性门控转运

【答案】选择性门控转运

磷酸化的关系。

是指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

这一学说具有大量

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

复合体选择性的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

8. 细胞培养

【答案】细胞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把动物或植物的细胞从有机体分离出来,在模拟体内的环境中,给予营养物质,使细胞不断生长、繁殖或传代,借以观察细胞的生长、分裂以及细胞的衰老、癌变、死亡等生命现象的技术。

二、选择题

9. (多选)关于线粒体

编码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线粒体核糖体上合成 B. 均可由核基因合成代替 C. 全部定位在线粒体上 D. 大多数为线粒体所需的 【答案】

可以合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不能由核基

【解析】线粒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其自身

因合成代替的,这些蛋白质大多数不是线粒体必须的。

10.有关蛋白质的折叠与装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二硫异构酶可以切断错误形成的二硫键,使蛋白质形成自由能较低的蛋白构象 B. 没有二硫异构酶的存在,新合成的蛋白质不能正确折叠 C. 结合蛋白可以识别不正确折叠的蛋白或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单位

D. 蛋白二硫异构酶和结合蛋白都具有4肽信号,以保证它们滞留在内质网中 【答案】B

【解析】没有蛋白二硫异构酶,新合成的蛋白也可以正确折叠,但它的存在大大加快了这一过程。

11.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第一步是( )。

A. 核糖体小亚单位与

C. 核糖体大亚单位与

端的端的

识别并结合在一起 端的起始密码识别并结合在一起

第 3 页,共 40 页

B. 核糖体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上游的核糖体结合序列

D. 核糖体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答案】A

端的起始密码

端的起始密码

【解析】需与原核细胞区别,原核细胞核糖体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上游的核糖体结合序列。

12.绝大多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核糖体沉降系数分别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核糖体沉降系数为真核细胞核糖体沉降系数为

13.根据细胞的寿命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

:寿命接近于动物的整体寿命;缓慢更新的细胞,其寿命比机体的寿命短

B. 肝细胞、胃壁细胞 C. 表皮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

D. 肾皮质细胞、骨细胞、角膜上皮细胞 【答案】A

【解析】胃壁细胞属于更新较慢的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表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属于快速更新细胞。

14.在多肽的合成中,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

A. 多肽分子越大,合成速度越慢 B. 多肽分子越大,合成速度越快

C. 无论多肽分子大小,其合成速度基本一样 D. 小分子多肽总是比大分子多肽合成的快 【答案】C

【解析】多肽合成速度提高的倍数与结合在上的核糖体的数目成正比,

15.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主要通过( )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

A.

与B.

与C.

相伴运输 相伴运输 相伴运输

快速更新的细胞。下列细胞中,属于第一类的细胞是( )。

A. 神经元、脂肪细胞、肌细胞

D. 载体蛋白直接利用A TP 能量 【答案】A

【解析】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伴随着

第 4 页,共 40 页

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这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