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810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光谱线干扰

【答案】在所选光谱通带内,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与被测元素的分析线相近(吸收线重叠)而产生的干扰称为光谱线干扰,使分析结果偏高。消除办法:另选波长或化学方法分离干扰组分。

2. 电荷迁移

【答案】用电磁福射照射给体化合物时,电子从给体轨道向受体相关轨道跃迁,此类跃迁吸收很强(s>10),吸收波长较长。

3. 弱带

【答案】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中化合物摩尔吸光系数

4. 铬酸钾指示剂法(莫尔法、Mohr 法)

【答案】

铬酸钾指示剂法是以铬酸钾

5. 原子谱线的压力变宽

【答案】原子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叫压力变宽,其中因原子和其他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叫劳伦兹变宽,同种原子问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变宽叫共振变宽。 6.

【答案】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II

)跃迁到

反键轨道需要的能量低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

但吸收较弱

此类跃迁

为指示剂的银量法。

的吸收峰为弱带。如:R 带。

4

二、简答题

7. 沉淀滴定中,用Mohr

法测定

时,应在什么酸度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时,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

使滴定无法进行。若pH 低,会发生:

若pH 过低,会发生:

第 2 页,共 34 页

【答案】(1)沉淀滴定中,用Mohr

法测定(2)若pH 过高,会发生如下反应:

8. 在复杂样品分析中,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除用掩蔽的方法外,通常采用哪几种分离的手段(举出四种以上的方法)?并叙述物质分析的一般步骤。

【答案】主要分离手段有:沉淀,萃取,离子交换,蒸馏,膜分离等。物质分析的一般步骤是:样品采集,制备,分解,分离测试,结果计算。

9. 分解试样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哪两类?什么情况下采用熔融法?

【答案】溶解法和熔融法;对于那些很难用常见溶剂及酸碱溶解的固体试样可考虑采用熔融法。

10.简述精密度的主要表示方法。

【答案】表示精密度的方法如下所示答: 样本标准差:

样本方差:

偏差:

平均偏差:

11.数据处理对分析化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分析工作者不仅要对试样进行测定,还需根据实际要求,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程度作出合理的评价和正确的表示。并根据其规律性,采取措施来提高分析测定的准确程度。

12.

写出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答案】

后的产物有

为参考水准。则得质子后的产物有,根据得失质子相等,得质子条件式为

13.配位滴定的突跃范围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影响?

【答案】

影响。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第 3 页,共 34 页

失质子

越大,突跃越大;

在一定的条

件下

,越大,突跃越大。

14.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増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三、计算题

15.测定某一试样中

的百分含量时,得到的数据如下(已消除了系统误差):

(4)求标准偏差;(5)求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2.44, 12.32, 12.45, 12.52,12.75, 12.38。设置信度为95%,(1)根据Q 检验法判断可疑数据;(2)求算术平均值;(3

)求平均偏差

【答案】(1)首先把六个数据整理如下:12.32, 12.38,12.44,12.45,12.52, 12.75, 其中12.75与其余五个数据相差较大,但不可随意舍弃,现根据Q 检验决定取舍

查表,n=6时

,(2)算术平均值

(3

)平均偏差

(4)标准偏差

(5)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置信度为95%,n=6时,

t=2.571

16.

取液中

的浓度? 【答案】

设可得:

解得

第 4 页,共 34 页

应保留。

的防入1cm 的吸收池中。测得在某一确定波长的吸广度为0.60

。然后取溶液1.00mL 添加到第一个吸收池中。再测得吸广度为0.80。指出第一个溶的浓度为X ,由于吸广度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