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历史文献学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永安建制
【答案】永安建制是指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相继建制订各种制度。主要内容:①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②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③严禁私藏金银财物;令人民蓄发;④刊行官方文书。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组织初步形成,这对于加强领导,发展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2. 江南大营
【答案】江南大营是指清政府在天京城外建立的军营。1853年3月,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天京城外,4月移扎孝陵卫,始建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呼应。此后三年中,该大营清军多
1856年6月被秦日纲、次堵截太平军东进,进攻天京和太平天国其他城市,给太平军以很大威胁。
石达开等一举攻破,向荣败逃丹阳,旋死。1858年1月,江南提督和春在孝陵卫重建江南大营。1860年5月,太平军再次击溃江南大营清政府遂撤销江南大营。
3. “问题与主义之争”
【答案】“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20世纪之初,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胡适提出要“少谈些主义,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反对空谈“主义”,寻找“根本解决”;李大钊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革命主张。“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部,形式上是学术辩论,内容上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并不是一场纯粹的学理之争,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4. 红军长征
【答案】红军长征是指1934年10月开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红一方面军的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6月14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会师。10月19日,红军主力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这表明了中国共
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5. “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是指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而组成的以皇族为中心【答案】
的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撤裁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在13名内阁大臣中,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此一第一届责任内阁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出台,表明立宪运动完全失败,并引起了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
6. 《湘江评论》
【答案】《湘江评论》是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湖南主编的一份刊物,以湖南学生联合会名义出版,该刊物是为湖南各阶层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服务。以引导民众放眼世界、改造中国为宗旨,以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政治,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毛泽东在该刊物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一系列文章,号召人民大众要联合起来,敢于斗争,争取胜利,受到进步人士的欢迎,遭到反动军阀的镇压。1918年8月,《湘江评论》被军阀张敬尧查封。
7. “苏报案”
【答案】苏报案是清末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6月,上海租界的工部局派巡捕到《苏报》馆捕人,章炳麟和邹容先后入狱,发生了震动一时的“苏报案”。清政府要求工部局将章、邹等引渡,解送南京审讯。列强担心这会影响他们在租界内的特权,拒绝引渡。最后由租界会审公廨,判决章炳麟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苏报案”发生后,革命分子将《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
,各地交相翻印,进一步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 革命书》收集在一起,题名《章邹合刊》
8. 中央研究院
【答案】中央研究院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在南京成立,1949年搬迁台湾。它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院长先后由蔡元培、朱家骅等担任,下设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历史语言、社会、医学、工学、心理学等13个研究所。
9. 《虎门条约》
,是南京条约补充条款。1843年10【答案】《虎门条约》即《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月,由中英代表耆英与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共十六款,另附《小船定例》三款。主要内容是:①英国取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中国政府将来如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英国都可以“一体均沾”;②规定英国人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永久居住。
10.宁汉合流
【答案】1927年9月,武汉国民党政府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合组,由于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史称“宁汉合流”。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反共,消除了与蒋介石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
二、论述题
11.试述日本是如何一步步地实现全面入侵中国的?
【答案】(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破坏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路,采取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反诬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和“袭击日军”,并以此为借口,焊然进攻沈阳附近的北大营和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一步。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于1932年1月轻易占领了东北,并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实行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
(2)为转移国际社会对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的视线,同时取得占领中国内地的基点。1932年1月28日,日本在上海闸北发动进攻,十九路军不顾当局指令,奋起反抗,但终不敌。中日于5
,允许日本侵略军在上海驻扎。 月5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
(3)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开始向华北进犯。1932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2月,进犯热河。
,承认日本侵占东到5月,日军己控制长城各口和冀东,平津危急。中日议和,签订《塘沽协定》
三省与热河的合法性。
,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对华北的统治权的无理要求。(4)1935年5月,日本破坏《塘沽协定》
6月,《秦土协定》签订,中国在冀察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7月《何梅协定》达成,不仅使华北门户洞开,且承诺取消反日活动,之后日本又谋划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自治,华北事变的发生使华北危机达到顶点。
12.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意义?
【答案】从1946年12月起,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出现新的高潮:
(1)1946年11月底12月初,国民党上海当局禁止摊贩营业,并逮捕摊贩近千人,摊贩愤而反抗,成为全市性的反抗斗争。
1946年12月,(2)北平发生美军强奸北大女生的事件,激起北平及全国学生界的极大愤慨,
北平各校学生相继举行抗议美军暴行大会和游行,并波及各大城市,形成全国“抗暴”斗争的第一个浪潮。
(3)1947年5月,爆发了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0”学生运动,运动波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4)1947年2月28日,台湾发生了“二二八”起义,起义最终被镇压。但台湾人民在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领导下继续与美蒋斗争。
(5)此外各地的粮价暴涨,城市贫民掀起了广泛的抢米风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