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乘数及推导过程。

【答案】在三部门条件下,对于定量税的情况,

解得均衡收入水平为:

由此可得各类乘数。

(1)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的比率,由①式可得投资乘数为:

k i 为正值,表示收入与投资正向变化。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由①式可得政府购买乘数为:

为正值,它与投资乘数相等。

(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由均衡国民收入表达式①式可得税收乘数为:

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着税收的增加而减少。

(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在存在政府转移支付的条件下,

,因此:

则有:

故转移支付乘数为:。为正值,表示收入与转移支付正向变化。 ① 联立

(5)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

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因为,所以:

故,k b 为1,意味着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都增加x 元时,国民收入也会增长x 元。

2.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案】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3.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以解决失业问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经济处于衰退期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能使经济早点走出衰退的阴影,能有效缓解失业。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失业问题。

(2)失业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对于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构成的自然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降低其失业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①摩擦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如工作岗位、工作单位、家庭地址

,等的不断变化)及信息不完备性(一些工作岗位需要人,一些人要寻求工作,但互相不通信息)

在这两个条件约束下,劳动力流动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

②结构性失业产生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这种结构的变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必然会发生的,

当从衰落行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者一时适应不了新兴行业的就业要求时,结构性失业必然要发生。

因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无法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消除的。另一些失业,如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对于这种失业,通过国家的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不能片面的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失业问题。

二、论述题

4. 试用凯恩斯理论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

【答案】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发展中最为严重的一场灾难,对其成因的分析一直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按照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

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改变和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的解释强调了总需求的不稳定性,认为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又是因为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预期的作用。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从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使预期的利润率有降低的趋势,从而与利率水平不相适应,导致了投资需求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尤为重要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尤为重要。凯恩斯十分强调投资支出的不稳定性,认为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在资本边际效率宣告崩溃时,人们对于未来之看法亦随之而变得黯淡,于是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上涨。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时,常连带着利率上涨,导致投资量减退得非常厉害。不仅如此,资本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消费倾向也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引起证券市场价格急剧下跌,而消费者决定其消费行为受其投资价值之涨落影响大,从而对消费倾向产生不利影响。自发支出的下降反映了有效需求的不足。

(3)自发支出的下降加剧了萧条

自发支出的这些组成部分的下降通过乘数效应,导致实际收入和价格水平的下降。由于自发支出急剧持续下降,萧条变得十分严重。

凯恩斯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使资本主义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何在,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创建其经济理论的。也就是说。他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背景,对社会生产总量和国民收入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以及严重失业、“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做出解释,寻求解决的对策。他明确承认,他的这一理论是关于“经济繁荣内部何以会孕育着使其自身趋于毁灭的种子”理论。

5. 论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及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

【答案】(1)凯恩斯主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 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凯恩斯主义认为,在一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