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765生物化学(生物学院)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抗原、抗体。

【答案】抗原是指凡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并能特异地与这种抗体结合的物质。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也是机体内最复杂的分子,它以巨大的多样性识别着外部世界纷繁的抗原结构。

2. 半必需氨基酸。

【答案】半必须氨基酸是一类人体可以合成,可维持成人蛋白质合成的需要,但对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生长旺盛,蛋白质合成旺盛,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大,自身合成的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作为补充的氨基酸,如组氨酸。

3. (己糖单磷酸途径)。

【答案】

(己糖单磷酸途径)即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

和5-磷酸核

途径是细分解代谢的一条旁路。6-磷酸葡萄糖酶促氧化分解,产生5-磷酸核酮糖、胞产生还原力

4. 的主要途径, 酮糖经过一系列非氧化还原反应,重新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或其他糖酵解中间物。为核酸代谢提供磷酸戊糖,同时是细胞内各种单糖互相转变的重要途径。 转角。 【答案】转角是指在蛋白质的多肽链中经常出现180°的回折,在肽链回折处的结构,也称弯曲,或称发夹结构。它一般由4个连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由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C-0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N-H 之间形成氢键,使转角成为比较稳定的结构。

5. DNA 重组(DNA recombination )。

【答案】DNA 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分子内或DNA 分子之间核苷酸序列的交换、重排和转移现象,是已有遗传 物质的重新组合过程。

6. 进行性(processivity )。

【答案】进行性是指聚合酶从模板链上解离下来之前所能添加的核苷酸数。

7. 移码突变(frame-shiftmutation )。

【答案】移码突变是指由于碱基的缺失或插入突变导致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翻译出完全不同的蛋白质的突变。

8. 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 )。

【答案】鞘糖脂是指单糖或寡糖的糖链与神经酰胺上的轻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

二、问答题

9. 简述脂肪酸通过细胞膜(线粒体膜)的转运方式。

【答案】短或中长链的脂肪酸可容易地渗透通过线粒体内膜,但是更长链的脂肪酸就不能轻易透过其内膜。需要以肉碱(3-羟-4-三甲基铵丁酸)为载体,将脂肪酸以脂酰基形式从线粒体膜外转到膜内。线粒体内膜的两侧均有肉碱脂酰转移酶。位于线粒体内膜外侧的肉碱脂酰转移酶催

化脂酰与极性的肉碱分子结合,

该反应使基团脱下,肉碱分子进行取代,生成的脂酰肉

脂酰即可在线粒体基质中碱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移位酶穿过内膜。进入膜内侧的脂酰肉碱又经线粒体内膜内侧的肉碱脂酰转移酶催化,把脂酰基转移给线粒体内的重新转变成脂酰 酶的催化下进行氧化,释放的肉碱经运送脂酰肉碱入基质的移位酶协助又回到线粒体外细胞质中。

10.—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发生了一个碱基的突变,那么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结构、功能上可能发生哪些改变?

【答案】(1)基因的编码产物中可能有一氨基酸发生改变,突变成另外一种氨基酸;(2)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虽然碱基改变,但基因的编码产物可能不变;(3)基因的编码产物可能变短,即突变成终止密码子而终止翻译。

11.现有五支试管,分别装有无色溶液核糖、蔗糖、葡萄糖、脱氧核糖、淀粉液,请问,你将用什么方法鉴 定这些试管中糖类的品种?请写出这些糖类的关键试剂和鉴别实验结果特征。 【答案】溶液:显蓝色为淀粉液。

菲林试剂:剩下不显红色者为蔗糖。

二苯胺试剂:显蓝色者为脱氧核糖溶液。

Bial 反应(地衣酚试剂):显蓝绿色者为核糖。余下者为葡萄糖。

12.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有何意义?

【答案】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可以减少有害突变。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64个密码子中只有20个是有意 义的,对应于一种氨基酸,那么剩下的44个密码子都将是无意义的,这将导致肽链合成的终止。因而由基因突 变而引起肽链合成终止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这将极不利于生物生存。简并增加了密码子中碱基改变仍然编码原 来氨基酸的可能性。密码简并也可使DNA 上碱基组成有较大变动余地。所以,密码简并性对于物种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13.什么是遗传密码?简述其基本特点。

【答案】(1)密码子是mRNA 中核苷酸与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连续的3个核苷酸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标准的遗传密码是由64个密码子组成的。

(2)特点:①通用性;②方向性;③简并性;④读码的连续性;⑤密码的变偶性;⑥64组

,有一组既是Met 的密码子,又是起始密码子密码中有3组为 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 )

(AUG )。

14.如何理解在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理论中论述的“来自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结合赋予了催化反应的高效性和特异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高效性:相当于化学反应需要有效碰撞,而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増加了酶与底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概率,酶与底物结合所产生的弱的结合能,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更高效。

特异性: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是特异的,这种特异性来源于酶与底物结合时所产生的构象改变,这又决定了酶和底物的相互识别的特异性,即反应的特异性。举例:溶菌

存在于鸡蛋清和动物分泌物中,129个氨基酸组成单肽链,折叠成近球状,

底物为NAG 和NAM 相间排列或NAG 的单聚物。溶菌酶与底物结合,6个糖环,第3个必须是NAG , 其他糖环和酶形成氢键放能并导致第4个糖环D 由椅式转变为半椅式,其催化特征有明显的底物形变过程,包含微环境催化和广义酸碱催化。

15.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以及弹性蛋白酶是来自同一组织的内肽酶。在它们的三维构象中都含有相同的、恒定的组合:

(1)①有人说,这三种酶虽说是由三个不同的基因编码,但它们却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ancestralgene )通过同源趋异进化(diveagentevolution )的进化方式产生的。你认为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当胰蛋白酶活性部位的Asp 定点突变成Asn ,它的催化反应速度降低10000倍。为什么?

【答案】(1)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①这三种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可与DIFP 起反应的Ser 残基;②在活性部位的Ser 附近都含有相同的氨基酸顺序:

级结构中都含有相同的、恒定的

(2)当胰蛋白酶进行催化反应时

与④它们氨基酸的顺序大约有40%相同;⑤它们有很相似的空间结构。 的咪唑基之间形成低能障的氢键,并与Ser195共同组成“电荷转接系统”。这是酶催化反应所必需的。由于Asn 缺少与His 的咪唑基形成氢键的羧基,因此,当Asp 定点突变成Asn 后,上述功能消失,酶的活性会显著降低或丧失。 ③在它们的三;的组合顺序(相同的电荷转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