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925数据结构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判断题
1. 若一个广义表的表头为空表,则此广义表亦为空表。( )
【答案】 ×
【解析】广义表的表头就是广义表的第一个元素。只有非空广义表才能取表头。
2. 设栈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若已有i-1个元素入栈,则将第i 个元素入栈时,入栈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i)。( )
【答案】 ×
【解析】由于该栈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时间复杂度应该为O(1)。
3. 静态链表就是一直不发生变化的链表。( )
【答案】 ×
【解析】用数组描述的链表,即称为静态链表。仍具有链式存储结构的主要优点。不是指不发生变化的的链表。
4. 平衡二叉树中,若某个结点的左、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零,则该结点的平衡因子一定是零。( )
【答案】×
【解析】平衡因子定义为该结点的左子树的深度减去右子树的深度,一个平衡二叉树中,某节点的左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说明左孩子的左子树和右子数的深度相同,而且右子树的左子树和右子数的深度相同,但这不能说明该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相同。
5. 有n 个数顺序(依次) 入栈,出栈序列有Cn 种,
【答案】 √
6. 最小生成树的Krusakl 算法是一种贪心法。( )
【答案】√
【解析】在构建最小生成树常见的有三种贪心算法:
。 ( )
二、单项选择题
7. 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该排序方法称为( )排序法。
A. 插入
B. 选择
C. 希尔
D. 二路归并
【答案】A
【解析】解此题需要熟知各种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待排序的记
录存放在数组中,排序过程的某一中间时刻,R
被划分成两个子区间
插入到有序区中适当的位置上。使和,其中:前一个子区间是已排好序的有序区,后一个子区间则是当前未排序的部分,不妨称其为无序区。将当前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变为新的有序区。这种方法通常称为增量法,因为它每次使有序区增加1个记录。
8. 下列选项中, 用于设备和控制器(接口) 之间互连的接口标准是( )
A.PCI
B.USB
C.AGP D.
【答案】B
【解析】设备和设备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是USB 接口, 其余选项不符合, 故答案为B 。
9. 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 有8个叶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
A.39
B.52
C.111
D.119
【答案】C
【解析】完全二叉树的一个特点是: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下层和次下层. 题目中没有说明完全二叉树的高度,首先由完全二叉树的特点确定题目中树的高度. 根据题意,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 有8个叶结点,可知此二叉树的高度是6或7. 题目中求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的情况,因此此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7. 由于高度为7的完全二叉树的前6层是一棵满二叉树,根据二叉树的性质2可知,高度为6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数是
目中二叉树的第6层结点数是. 又根据二叉树的性质1可知,题个结点,已知有8个叶子结点,那么其余32﹣8=24个结点均为分支结点,这些结点在第7层上最多有48个子结点(即叶子结点). 所以此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 可达
10.下列排序算法中,其中( )是稳定的。
A. 堆排序,起泡排序
B. 快速排序,堆排序
C. 直接选择排序,归并排序
D. 归并排序,起泡排序
【答案】D
11.将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进行扩充,允许带结构的线性表是( )。
A. 串
B. 树
C. 广义表
D. 栈
【答案】C
【解析】串、树、桟中的数据元素都是属于非结构的原子类型,元素的值是不可分解的。数组和广义表都是允许带结构的线性表。
12.下列有关接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可以合用同一寄存器 B. 接口中CPU 可访问寄存器, 称为端口
端口
指令, C. 采用独立编址方式时, 【答案】D 【解析】采用统一编码方式,
存储器和端口共用统一的地址空间, 不需要专用的
任何对存储器数据进行操作的指令都可用于端口的数据操作。所以D 错误
13.对于一个线性表既要求能够进行较快速地的插入和删除,又要求存储结构能反映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应该用( )。
A. 顺序存储方式
B. 链式存储方式
C. 散列存储方式
D. 以上均可以
【答案】B
14.某计算机使用4体交叉存储器, 假定在存储器总线上出现的主存地址(十进制) 序列为8005, 8006, 8007, 8008, 8001, 8002, 8003, 8004, 8000, 则可能发生发生缓存冲突的地址对是( )。
A.8004, 8008
B.8002、8007
C.8001、8008
端口地址和主存地址可能相同 D. 采用统一编址方式时, CPU 不能用访存指令访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