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61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答案】C
2. 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答案】A
3.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
A. 自然性
B. 社会性
C. 生产性
D. 适应性
【答案】B
4.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 教学程序
B. 教学步骤
C. 教学组织形式
D. 教学阶段
【答案】C
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含了教师劳动的( )。
A. 创造性
B. 复杂性
C. 长期性
D. 主体性
【答案】C
6.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放教育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 )。
A.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B. 中央、中心城市、市县
C.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
【答案】C
【解析】中共中央在1985年5月27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部分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的联合办学。”
7.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8. 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力一式引导学生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中的( )。
A. 权威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迁就型
【答案】B
9.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 实践教育学派
B. 实证教育学派
C. 传统教育学派
D. 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答案】D
10.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答案】C
二、辨析题
11.教育目的实质上表现为教育功能。
【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其理由如下:
(1)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教育目的带有主观性,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
(2)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是客观的,按作用的对象不同分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通过促进人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现代社会中,促进人的发展成为教育的本体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成为教育的派生功能、工具功能。前者是教育功能的直接结果,后者是教育功能结果的衍生和转化,属于教育功能结果的释放。
教育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既表现在教育系统内部,也表现在与教育相连的社会方面:它们既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形成,也影响着教育功能的释放。因此,要努力创设条件,提高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效益,减少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3)教育目的是人们主观上对教育的期望,而教育功能是教育在实际中产生的客观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会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以教育功能的发挥为基础。因此,认为教育目的的实质表现为教育功能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12.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
【答案】错误。
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公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