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 )
A. 张之洞
B. 康有为
C. 蔡元培
D. 晏阳初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蔡元培的教育主张,尤其是对其“尚自然”“展个性”思想的掌握程度。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生得到自由发展。他明确提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即教育者应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育者,这道题
,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如,的关键是理解“毋宁”理解了这个词,这道题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另外,
蔡元培就主张培养有个性的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 )。
A. 学会关心
B. 学会生存
C. 学会创造
D. 学会交往
【答案】B
【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21世纪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共存的思想对现代教育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 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 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四个支柱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教育思想,它对现代人的素质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
3. “壬子癸丑学制”中,有关实业教育体系有( )学校。
A. 一类
B. 两类
C. 三类
D. 四类
【答案】B
4. 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
A. 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B. 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C. 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D. 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答案】D
【解析】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了第一届内阁,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
,其中包括《帝国大学令》下,1886年,日本颁布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为《学校令》、《师范学
校令》、《中学校令》和《小学校令》。《中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规定中学是为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教育,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两类。前者修业5年,由各府、县设置,归各府、县管辖; 后者修业2年,归文部大臣管理。高等中学分科,设有法科、医科、工科、文科、理科、农科和商科等,属于大学预科性质。
5. 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人力推动建立( )。
A. 统一学校
B. 国立中学
C. 中间学校
D. 综合中学
【答案】D
6.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
A. 自由与合作
B. 活动与主动
C. 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D. 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
【答案】A
【解析】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实施的一项教育革新计划,它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造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按照帕克赫斯特的设想,道尔顿制就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学习的速度和方法负起更大的责任。她主张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据此提出了自由与合作的原则。所谓自由,是指,在学习上,不要用课时表做硬性规定,不给学生压力,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做出
学习的安排。要使儿童自由学习,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所谓合作,是指在学校中,学生应该互相交往,互相帮助,共同自由的生活。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7.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 )。
A. 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B. 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C. 热爱祖国,履行公民职责
D.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答案】D
【解析】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即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义务所做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法规;②遵守学院管理制度;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⑤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8.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答案】B
9. 20世纪20年代,苏联普通学校“综合教学大纲”取消了学科界限,将全部知识按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其中心是( )。
A. 活动
B. 自然
C. 社会
D. 劳动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苏联20世纪20年代教学改革实验的考查。按照1921~1925年间所实施的
,传统学校中的学科界限被打破,学生学习的知识按照自然、劳动和《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
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并以劳动为中心。
10.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