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药多用于()。 虚证。 表证。 湿证。 喘证。 气血阻滞证。
散刺法又称()。 点刺。 豹纹刺。 循经刺。 毛束0。 半束0。
以下哪项属于哮喘的本质()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重塑。 气道气流受限。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黏液栓形成。
赵某,男,48岁。喘促气急,胸憋身热1天。患者10天前感冒,病势迁延。近日咳嗽加重,吐黄痰。昨日喘促气急,胸部胀痛,痰多黄稠,面红发热,口干汗出,喜冷饮,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是() A.咳嗽(痰浊阻肺)。 喘证(痰热郁肺)。 哮病(热哮)。 肺胀(痰浊阻肺)。 肺痈(初期)。
辛味药的作用有()。 燥湿。 降泄。 补益。 发散。 行气血。
患者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视物模糊,舌淡,脉细,宜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