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80设计史论[专业硕士]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80设计史论[专业硕士]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80设计史论[专业硕士]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9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80设计史论[专业硕士]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14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80设计史论[专业硕士]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20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80设计史论[专业硕士]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26
一、名词解释
1. 乌尔姆设计学院
【答案】乌尔姆设计学院是1950年爱歇·舒尔在德国乌尔姆市建立的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学院的设计教育体系以科技为基础,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在继承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方案,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其设计艺术思想被德国布劳恩家电公司广泛实施,将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了“布劳恩原则”。在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德国产品渐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
2. 芝加哥学派
【答案】芝加哥学派是盛行于1883~1893年的美国重要学派,它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功能决定形式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在建筑、经济、传播、社会学、气象学五个方面对美国,甚至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 明式家具
【答案】明式家具是指形成于明代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种类繁多、用材讲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等特点的家具样式。其艺术特色在于简、厚、精、雅,注重结构美、材质美、造型美和装饰美,充分利用木质的本色与纹理而不加遮饰,色泽深沉雅致,质感坚致细腻,稳重大方,朴实无华。
4. 装饰艺术
【答案】装饰艺术是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它的目的是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满足它功利要求的美化。装饰艺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等多个方面。
5. 巴洛克风格
【答案】巴洛克原指畸形的珍珠,16~17世纪交替时期,巴洛克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开始流行于意大利等地,它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效果。例如在家具设计中,用曲形弯腿取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方木和旋木造型的腿,造型夸张; 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欢迎。代表设计师有贝尔南、波罗米尼、勒梅西耶、菲舍
尔、冯·埃拉克等。
6. 设计师
【答案】设计师是指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是通过教育与经验,拥有设计的知识与理解力,以及设计的技能与技巧,而能成功地完成设公! 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主要分布在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作为设计师,必须具有统领全局、规划筹度、经营安排的能力; 必须“胸存丘壑”,甚至能达到“从心不从法”的自由境地。
二、简答题
7. 简述设计师的专业知识技能
【答案】专业设计技能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三大类下面还有更细的专业技能:如视觉传达设计的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的工艺品设计、纺织品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的建筑设让、室内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1)各专业设计师的造型基础训练和相关学科差异小大。
①各专业设计师的造型基础训练是大体相似的,只是略有差别,如视觉传达设计偏重于平面造型,而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则偏重于空间造型。
②各专业的相关学科也有差异,工业设计偏重于更具体的工学理论指导,如人机工程学、材料学、价值工程学、生产工学等,而视觉传达设计偏重于符号学、传播学、广告学、市场学、消费学、心理学、民俗学、教育学、印刷工学等理论。
(2)各专业设计师较大的区别体现在专业设计技能上的“各有所长”,这也是专业划分的主要依据。
①视觉传达设计师的专业技能主要在于设计、选择最佳视觉符号以充分准确地传达所需传达的信息;
②产品设计师的专业技能主要是决定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色彩和表面装饰等;
③环境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则主要是决定一定空间内环境各要素的位置、形状、色彩、材料、结构等。
各专业设计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熟悉,基本技术、技巧的掌握,再到设计实例中去实践、提高、完善的过程。各专业设计技能虽有差异,但是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因此,设计师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而对其他一无所知,这样势必会影响本专业的技能水平的提高。
8.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与艺术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是在技术基础上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技术的科学化是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技术的主体,科学同样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朝着科学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2)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是艺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和真正的基础,艺术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具有统一性,只有在精熟的技术与艺术的理想相互和谐、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才能出现或趋于完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总是需要更高层次的艺术观念来引导和协助,使技术融入艺术之中。工艺技术的最高境界是与艺术的完全交融,不留痕迹。
(3)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工艺艺术和设计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工艺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工艺美术通过整合的方式,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通过艺术的方式将科学技术展示出来; 科学则是通过技术或工艺技术走向与艺术的结合。
总之,技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基础,科学是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艺术的创新,艺术是工艺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9. 简述铜镜的发展历史。
【答案】铜镜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是铜镜的主要产地。战国铜镜的特点有四:薄胎、卷边、川字纽(或称弦纹纽)、双层纹(即有主花和衬托的地纹)。
(2)汉代
汉代铜镜的特点是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汉代铜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西汉时铜镜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孤纹做边饰; 西汉末到土莽时期主要流行规矩镜; 东汉时期的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面的全部。
(3)六朝时期
六朝时期的铜镜早期比较草略,晚期不乏精美之作,铸作精巧,图案工整,流行纪年铭文。装饰花纹有龙虎纹、翔鹤兽纹、十二生肖纹等。其中绍兴铜镜较有特色,用浮雕手法表现神人、车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4)唐代
唐代有以铜镜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因而铜镜装饰异常精美。除了传统的圆形外,菱花形、葵花形也是具有唐代特色的样式,盛唐时期尤为流行。从整体来看,唐镜的装饰花纹早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海兽葡萄镜,中期多为莺鸟镜、花鸟镜、瑞花镜,晚期多为八卦镜、万字镜。
(5)宋代
宋代铜镜较流行亚字形镜和有柄铜镜。早期曾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制作精巧的铜镜,但晚期甚为简陋,日趋衰落。早期装饰流行旋转式,多用缠枝花,镜体较薄,多用平刻,纹饰多用连珠纹。南宋铜镜多有柄,且一律素地无纹,唯镜背有一长方形阴刻款式,注明产地。
(6)元代
元代铜镜的制作已不如从前讲究,相当简略,多为素面,制作粗糙,可能是由于玻璃代替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